華南理工唐本忠院士團隊王志明研究員課題組 CEJ:多重共振材料的“電子限域”與“結構畸變”調控 - 實現高性能的超純藍光OLED
2024-01-30 來源:高分子科技
創新點
華南理工大學唐本忠院士團隊王志明研究員課題組從調控“電子限域”與“結構畸變”角度切入,系統地探究了有機材料發光實現主峰窄化和肩峰抑制的本質,以及光譜位于深藍光顯示窗口的調控策略。基于上述認識,他們提出了一種可行的“柔性鎖環”分子設計策略,成功實現了更窄,更純,更藍的有機發光材料。制備的有機窄發射材料應用于無敏化劑的常規OLED器件中可實現性能優異的深藍電致發光,展現了其作為高色純度藍光摻雜劑使用的價值。
圖1. 窄譜帶發射機制與研究模型
圖2. 研究分子的電子與振動耦合模擬
圖3. 研究分子的傅里葉紅外光譜
圖4. 研究分子的器件性能
相關結果發表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文章第一作者為華南理工大學博士生李保璽,共同第一作者為博士生婁敬麗與碩士生張柏君,通訊作者為張翰博士、王志明研究員和唐本忠院士。同時,衷心感謝其他作者對該工作的指導和幫助。該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1975077)、廣東省杰出青年基金(2022B1515020084)和發光材料與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項目(Skllmd-2022-01)等的支持。
論文信息:Modulating Electronic Confinement and Structural Distortion of Multiple Resonance Emitters Enables High-Performance Ultrapure Blue OLED
Baoxi Li, Jingli Lou, Baijun Zhang, Lu Liu, Xin He, He Xu, Xing Feng, Han Zhang*, Zhiming Wang*, and Ben Zhong Tang*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DOI: 10.1016/j.cej.2024.148876
原文鏈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385894724003619#t0010
版權與免責聲明:中國聚合物網原創文章。刊物或媒體如需轉載,請聯系郵箱:info@polymer.cn,并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