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化學循環聚合物可在特定條件下解聚為單體,得到的單體可重新聚合為原品質的聚合物,最終以快速、選擇性和催化的方式形成閉環的生命周期,為此,可化學循環聚合物成為了一種有希望用于解決全球塑料污染問題的新材料。脂肪族聚酯可通過環酯或內酯的開環聚合大規模制備,且具有化學或生物降解性,是可化學循環聚合物的理想候選材料。然而,開發綜合性能優良且可高效化學回收的聚酯面臨諸多挑戰。一方面,現有聚酯在性能上與傳統商品塑料存在差距,如以 δ-戊內酯(δVL)為單體合成的聚(δ -戊內酯)(PVL),耐熱性差、氧阻隔性能有限,限制了其在包裝等領域的應用。另一方面,實現聚酯在溫和條件下,利用可回收催化劑完全解聚為單體,從而建立循環塑料經濟體系,仍有待突破。以往對δVL基可化學循環聚合物的研究是基于單體的相對環應變能和聚合焓變進行。但實際上,聚合反應的熵變在決定聚合物的(解)聚合性能方面同樣關鍵,有時甚至超過焓變的影響。
圖2.基于螺環烷(烯)基取代的 δ-戊內酯的開環聚合熱力學數據
圖4. 螺環取代聚戊內酯及其官能化聚合物的阻隔性能和黏附性能
這項研究通過熵調控策略設計了系列 α,α-螺環烷(烯)基取代的聚 δ-戊內酯,螺環取代基的引入,明顯增加了聚δ-戊內酯的熔點、氣體阻隔性能,并保持了良好的力學性能。 α,α-螺環烯基取代的聚 δ-戊內酯進一步的羥基官能化獲得了具有出色黏附性能的可化學循環粘合劑。該工作以“Circular Polymer Designed by Regulating Entropy: SpiroValerolactone-Based Polyesters with High Gas Barriers and Adhesion Strength”為題發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大連理工大學碩士生韓翠婷和博士生馬凱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大連理工大學徐鐵齊教授與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 Eugene Y.-X. Chen教授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支持。
原文鏈接:https://pubs.acs.org/doi/full/10.1021/jacs.4c16260
- 北京大學龐全全教授團隊 JACS:分子焓熵調控-固態聚合物電解質用于高電壓鋰金屬電池 2024-09-28
- 蘇州大學嚴鋒教授 JACS:具有生物相容性可逆粘附離子凝膠 2024-05-12
- 南洋理工大學 PNAS : 使用形狀記憶聚合物克服粗糙表面的“粘附佯謬”和“調控矛盾” 2023-03-24
- 華南理工大學何明輝課題組 Chem.Mater.:超分子低共溶聚合物制備自粘附干式離子導體 2022-04-11
- 南方醫大吳耀彬、王玲、黃文華 AFM:原位光固化彈性聚酯基Janus生物粘合劑用于動態創面閉合 2025-05-08
- 長春應化所陳學思院士、龐烜研究員/吉大白福全教授 JACS:氫鍵功能化咪唑類催化劑實現環氧化物和環狀酸酐開環共聚合成高分子量聚酯 2025-03-31
- 長春應化所陳學思院士團隊龐烜/胡晨陽 JACS:首個基于丙烯酸酯構建的具有廣泛可調功能側基-溫和條件化學循環的新一代聚酯材料平臺 2025-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