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尹大川/鄧旭東團隊《ACS AMI》: 基于卵清蛋白和單寧酸的超穩定涂層用于高分子材料表面親水改性和抗菌功能化
2025-02-16 來源:高分子科技
近日,西北工業大學生命學院尹大川教授、鄧旭東副教授在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表面改性領域取得進展,制備出一種穩定、通用的新型親水防污涂層,相關研究成果以“Super stable coating based on ovalbumin and tannic acid for hydrophilic and antibacterial functionalization of polymer materials”為題發表于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上。
高分子材料的表面改性在生物醫學實際應用中至關重要,它可以賦予材料高效、耐用和低感染風險、良好生物相容性等新特性,因此尋求一種簡便、快速、反應條件溫和且綠色的手段以實現優化的表面改性是該領域的迫切需求。單寧酸(TA)是一種天然多酚化合物,具有包括化學鍵配位、離子還原、抗菌、抗氧化、親水等廣泛功能。雖然TA可以通過各種物理/化學相互作用穩定地吸附在多種表面,但對于惰性的疏水高分子材料表面而言,TA的錨定能力較差。卵清蛋白(OVA)是蛋清中的主要蛋白質,分子量為44.5kDa,由385個氨基酸殘基組成,其中約50%是疏水性的。TA和OVA可在室溫下通過分子間相互作用形成穩定的復合物。
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利用兩步浸漬法實現疏水高分子材料表面改性:首先在高分子材料表面形成OVA預涂層,再通過OVA與TA的分子間相互作用將TA牢固的錨定在材料表面,形成OVA/TA復合涂層。微觀形貌表征結果顯示該涂層具有高度的均勻性(整體起伏<3 nm),厚度約100 nm(圖1)。
圖1.OVA/TA復合涂層的微觀形貌。
不同基底材料上的OVA/TA復合涂層均表現出高度的親水性和穩定性(圖2);并能夠有效抵抗多種細菌的粘附,進一步的納米力學測試表明,OVA/TA涂層可顯著降低微生物與材料表面間的粘附力(圖3)。
圖2.OVA/TA復合涂層的親水性和穩定性測試。
圖3.OVA/TA復合涂層防細菌污染實驗。
體外血液循環實驗表明,涂覆于人工血管內壁上的OVA/TA除抵抗微生物粘附外,還能有效抵抗血液組分的粘附;經20天血液循環試驗,含OVA/TA涂層的人工血管能夠維持原有血流速度的90%(圖4)。
圖4.OVA/TA復合涂層的體外血液循環試驗。
對OVA/TA涂層進一步改進,通過OVA與TA的協同還原性可制備負載納米銀的“殺傷-釋放”OVA/TA-AgNPs復合涂層。該涂層不僅能夠殺死接觸到材料表面的微生物,還能將微生物殘骸釋放出來,從而維持材料表面的相對清潔,延長涂層使用壽命(圖5)。
圖5.OVA/TA-AgNPs三元復合涂層的“殺傷-釋放”性能。(a-c) E.coli of first, second and third cycle; (d-f) S. aureus of first, second and third cycle
西北工業大學生命學院王雪霆博士為該論文的第一作者,鄧旭東副教授和尹大川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湖北大學楊世輝教授和王霞副教授在實驗和計算方面給予了支持與幫助。該研究工作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陜西省自然科學基礎研究計劃、省部共建生物催化與酶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等項目的資助。
全文鏈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ami.4c21624
版權與免責聲明:中國聚合物網原創文章。刊物或媒體如需轉載,請聯系郵箱:info@polymer.cn,并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第四輪通知 | 第五屆高分子材料產學研論壇將于2025年8月21日在太原舉行 2025-06-30
- 南開劉遵峰教授課題組招收2026年入學推免碩士、直博生等 - 材料學、化學、高分子、生物學、紡織與纖維、計算模擬、電子信息... 2025-06-13
- 廣西大學趙輝課題組 CEJ 綜述:高強度自修復高分子材料的研究進展 - 機械強度與修復效率的平衡 2025-06-12
- 香港理工忻浩忠教授與深圳大學王元豐合作《AM》:仿貽貝自粘附濕整理劑助力PET織物的親水抗菌功能化 2021-08-03
- 華東理工大學管涌、危大福課題組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抗菌功能化方面新成果 2020-04-01
- 北京化工大學徐福建教授課題組《ACS Nano》:在表面抗菌功能化方面取得新進展 20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