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水流變性能與打印保真度之間的適配是成功實現(xiàn)氣凝膠3D打印的關鍵。現(xiàn)行工藝普遍依賴外源性流變改性劑構建墨水可打印性,該策略雖能實現(xiàn)宏觀結構成型,卻導致氣凝膠納米多孔結構完整性受損。如何在跨尺度制造過程中維持氣凝膠結構-性能本征特性,成為制約氣凝膠高性能、功能化制備的關鍵科學難題。
近期,同濟大學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杜艾教授、周斌教授團隊提出了一種流變匹配策略(圖1),結合無添加氣凝膠墨水設計與懸浮3D打印,成功實現(xiàn)了低粘度(<2.8 Pa s)、超低儲能模量(~2 Pa)的間苯二酚-甲醛(RF)氣凝膠墨水的3D打印。該墨水表現(xiàn)出類液體的特征(儲能模量G′ < 損耗模量G″)和類流體的損耗因子(tan α =3)。與現(xiàn)有氣凝膠墨水相比,可用于3D打印的RF氣凝膠墨水的關鍵流變參數(shù)(G′)降低了20到100萬倍(圖2)。該策略具有以下幾個優(yōu)勢:1)擴大了墨水流變范圍,從傳統(tǒng)“類固體”擴展至“類液體”流變特征,使其廣泛適用于各種無添加的氣凝膠墨水;2)消除了氣凝膠3D打印對墨水設計的苛刻要求,如高粘度、高儲能模量、高屈服應力等;3)提高了成型自由度,利用微凝膠的懸浮支撐作用避免了重力和毛細管坍塌。該研究成功實現(xiàn)了無添加氣凝膠的跨尺度結構保真3D成型,不僅完整保留了氣凝膠的高純度與固有結構特性,更突破了傳統(tǒng)工藝對復雜幾何構型的限制。這種兼具本征結構-性能的氣凝膠成型體系,在能源存儲、柔性電子、催化反應及光能捕獲等領域展現(xiàn)出獨特優(yōu)勢。以太陽能蒸汽發(fā)生器為例,其3D多孔架構使蒸發(fā)速率顯著提升至(1.85-2.30) kg m-2 h-1,光熱轉換效率達(111.15-138.79)%;更在多水源適應性、海水循環(huán)凈化能力及抗鹽析出性能等方面具備顯著的優(yōu)勢(圖3-4)。通過構建普適性策略,該研究突破了傳統(tǒng)可打印氣凝膠墨水設計及其流變窗口限制,為復雜構型氣凝膠器件的功能化制造提供了新范式。
圖1 不同流變性能的氣凝膠墨水及其3D打印
圖2 RF氣凝膠墨水的流變性能及其3D打印
圖3 氣凝膠基太陽能蒸汽發(fā)生器設計及蒸發(fā)性能
圖4 氣凝膠基太陽能蒸汽發(fā)生器海水凈化
原文鏈接:https://advanced.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fm.202423739
- 中國科大龔興龍教授團隊 IJMS:考慮多種影響因素下的磁流變阻尼器本構優(yōu)化建模 2025-05-09
- 東華大學劉庚鑫團隊 Macromolecules:軟納米粒子熔體流變揭示解纏結的原理和極限 2025-04-17
- NTU夏焜/清華大學高華健/浙江大學王冠楠 Sci. Adv.:流變學范式揭示長期粘附耐久性的內在機理 2025-03-19
- 南方醫(yī)大黃文華教授/毛小炎教授、中國醫(yī)大王藝霖博士:增強耳廓再造術 - 利用成軟骨活性墨水3d打印多尺度多孔結構仿生支架 2025-02-22
- 北京化工大學汪曉東教授團隊 Nano-Micro Lett.: 碳化聚酰亞胺/凱夫拉纖維/氧化石墨烯@ZIF-67雙向復合氣凝膠封裝相變材料實現(xiàn)多重能量轉換與電磁屏蔽 2025-04-28
- 華東師大張強研究員課題組《Small》:開發(fā)新型納米多孔沸石/納米纖維素復合氣凝膠止血材料 2025-04-21
- 同濟大學杜艾/祝捷/劉宸團隊 ACS AMI:通過簡單擠壓和常壓干燥技術制備梯度結構復合氣凝膠 - 實現(xiàn)寬頻高效吸聲 202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