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985工程”二期“高分子與特種功能材料” 科技創新Ⅰ類平臺學術帶頭人聘期考評會于2009年12月21日在四川大學高分子材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320會議廳舉行。平臺學術委員會主任韓志超教授,學術委員會委員曹鏞院士、卓仁禧院士、吳以成院士、徐僖院士、涂銘旌院士、李光憲教授、王琪教授,以及高分子材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王源升教授,科技處處長李彥教授,國有資產管理處處長張樹明教授,“985工程”和學科建設辦公室高偉副主任等出席考評會,平臺學術帶頭人和學術骨干參加了會議。
考評專家組由平臺學術委員會委員和學校有關部門負責人組成,平臺學術委員會主任韓志超教授任組長。四川大學常務副校長李光憲教授代表學校歡迎出席考評會的專家,感謝他們對四川大學“985工程”“高分子與特種功能材料”科技創新平臺的關心、支持和指導,并請各位專家、領導對平臺的發展建設提出寶貴意見。平臺首席科學家王琪教授匯報了平臺建設工作概況,平臺14位學術帶頭人匯報了聘期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及取得的重要成果。此前,平臺建設工作組已于2009年12月15日對30位平臺學術骨干進行了聘期工作考評。
四川大學“985工程”二期“高分子與特種功能材料” 科技創新Ⅰ類平臺,是在高分子材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四川大學)的基礎上,整合四川大學材料研究的優勢資源,于2004年申報獲準建立,是四川大學“985工程”三個科技創新Ⅰ類平臺之一,旨在建成面向國家重大需求,代表我國高分子與特種功能材料領域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高水平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與會專家對平臺以及各成員所做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經過平臺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平臺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形成了5個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即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特種功能材料、納米材料、環境友好材料和復合材料;建設期間承擔科研項目530余項,科研經費3.72億元,獲科技成果獎21項,其中國家級獎勵2項,省部級一等獎7項;獲授權發明專利184項,專利轉讓項目22項,專利實施效果顯著。發表學術期刊論文2206篇,其中SCI收錄1024篇,影響因子大于3的論文105篇,出版專著28部;新增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長江學者2人、“新世紀千百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高分子材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國家評估中取得好成績,“材料科學與工程”獲準一級學科國家級重點學科。出色完成了平臺建設目標任務。
考評專家組一致希望學校在“985工程”三期建設中繼續重視并進一步加大對“高分子與特種功能材料”科技創新平臺的支持,結合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211工程建設及國家重點學科建設,使四川大學這一優勢特色學科能率先進入國際一流學科行列,為四川大學建設國際知名研究型綜合大學做出貢獻。
- 錦湖輪胎與青島科大合作 建高科技創新平臺 2012-07-10
- 中材集團與武漢理工大學共建985工程科技創新平臺 201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