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熒光聚合物納米膜痕量炸藥探測技術落戶無錫
2010-01-15 來源:中科院
關鍵詞:熒光聚合物納米膜
技術轉讓簽約儀式
1月13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與江蘇神泰航空航天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在無錫市簽約,將熒光聚合物納米膜痕量炸藥探測方面的相關專利技術獨家授權該公司使用,實現熒光聚合物納米膜痕量炸藥探測儀的工程化、規模化生產。
從2005年開始,上海微系統所在國家863計劃、中科院重要方向性項目以及上海市科委相關課題的資助下,開展了聚合物熒光淬滅傳感技術研究,所研制的痕量炸藥探測儀的檢測下限已達到0.1ppt,也就是說探測器能檢出10萬億個空氣分子中存在的1個炸藥分子,這使得它能夠像警犬一樣,可以嗅出隱藏的爆炸物或殘留在被檢測對象表面的炸藥痕跡,并且不知疲倦。
上海微系統所研制的分子印跡熒光聚合物痕量炸藥探測儀已在民航、鐵路、城市軌道交通、金融機構和一些重大活動中進行應用。據用戶介紹,與以前安檢場所常用的離子遷移譜炸藥探測儀相比,分子印跡熒光聚合物痕量炸藥探測儀具有靈敏度高、響應速度快、無需預熱、可連續檢測、重量輕等特點。特別是,分子印跡熒光聚合物痕量炸藥探測儀內部不含放射源,不會對操作人員和被檢測人員造成傷害,也不會因丟失、被盜形成次生危險源,使用、維護、管理程序簡便,降低費用。
簽約儀式上,無錫市政府表示,將在半年內建成生產線,完成探測儀的工程化設計,實現規模化生產。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雯雯)
相關新聞
- 暫無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