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重離子研究中心19日宣布,經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確認,由該中心人工合成的第112號化學元素從即日起獲正式名稱“Copernicium”,相應的元素符號為“Cn”。
為紀念著名天文學家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德國重離子研究中心于去年7月向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提出了上述命名建議,但當時該中心建議新元素的元素符號為“Cp”。由于“Cp”已有其他科學含義,為避免歧義,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經與發現第112號化學元素的研究小組協商,最終將新元素的元素符號定為“Cn”。該聯合會選擇2月19日為新元素正式冠名是因為這一天是哥白尼(1473年-1543年)的生日。
德國重離子研究中心于1996年在粒子加速器中用鋅離子轟擊鉛靶首次成功合成了第112號化學元素的一個原子,2002年重復相同的實驗又制造出一個第112號化學元素的原子。此后,日本的一個研究機構于2004年也合成了這種元素的兩個原子,從而證實德國科學家的發現。
新元素原子質量約為氫原子質量的277倍,是得到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正式承認的最重的元素。
背景資料:化學元素周期表與元素命名
化學元素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相同質子數)的同一類原子的總稱。1869年,俄國科學家門捷列夫將當時已知的63種化學元素按原子量大小排列成表,表中一橫行稱為一個周期,一列稱為一個族。
元素周期表揭示了一個非常重要而有趣的規律:元素的性質,隨著原子量的增加呈周期性的變化,但又不是簡單的重復。門捷列夫根據這個規律糾正了一些錯誤的原子量,還先后預言了15種以上的未知元素。
總部設在英國的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對元素名稱有著最后決定權。近年發現的新元素不少使用在科學界有重大影響的人物的名字命名,以示紀念。比如,第101號元素鍆是為紀念門捷列夫,第102號元素锘是為紀念諾貝爾。此次第112號元素的名稱是為了紀念著名天文學家哥白尼,而選擇2月19日為新元素正式冠名是因為這一天是哥白尼的生日。
人工合成第112號元素的德國重離子研究中心研究小組向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建議用哥白尼的名字命名這一新元素。研究小組負責人霍夫曼表示,“哥白尼改變了我們對世界的認識,我們很榮幸能通過這一方式紀念這位杰出的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