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化學》-用淀粉制造新材料
2007-09-04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葛昌純指導副教授燕青芝,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下,在國際上首次用燃燒合成技術實現了淀粉的接枝改性和多孔聚合物分離材料的制備,被國際權威專家評價為“這項研究對聚合物化學作出了重要貢獻”。國際著名學術刊物《歐洲化學》以VIP(非常重要的論文)文章刊登該項工作,國際著名學術刊物《先進功能材料》將于近期發表后續的研究成果。
用淀粉來制造具有特殊功用的新材料,一直是近幾十年來學術界和工業界感興趣的課題,這一方面是由于淀粉資源豐富、價格低廉,另一方面是淀粉的可降解性,在全世界都重視環境治理的今天顯得尤為重要。例如淀粉接枝丙烯酸單體可以制備具有高吸水能力的聚合物材料,稱為高吸水樹脂。這種吸水樹脂具有優異的吸水性和保水性,在個人衛生用品、藥物控釋系統和工農業方面都有廣泛的應用。
2004年,葛昌純院士和他的學生、燕青芝副教授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支持下,開始研究用燃燒合成技術制備淀粉接枝丙烯酸吸水材料,經過200多次實驗,測試了近600個數據點,終于在成功實現了燃燒合成的淀粉接枝改性,制備的多孔聚合物分離材料性能的測試結果更加振奮人心,各項性能指標全面優于傳統工藝制備的材料。
該項研究成果受到國內外專家的一致好評,中國科學院院士、四川大學高分子研究所的徐僖教授認為這項工作“為新材料的制備或改善材料性能提供了新的途徑”;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淀佐教授認為本研究“對于發展材料制備技術和豐富材料科學的學術內容,都具有重要意義”;《歐洲化學》在評審該項成果時,國際權威專家說:“我通常建議稿件需要修改,但是這篇論文不需修改就可以發表!”
由于葛昌純院士和燕青芝副教授在燃燒合成制備聚合物領域的開創性工作,2007年7月在法國召開的國際燃燒合成領域的頂級會議——“第九屆自蔓延高溫合成會議”上,葛昌純院士和燕青芝副教授被邀請作大會報告,報告的題目是《波聚合的創新性發展》,這也是我國學者首次在這個高規格的系列會議上作一小時的大會邀請報告。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曉靖)
相關新聞
- 暫無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