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巖:如何培育優(yōu)秀博士生
2010-05-25 來源:科學時報
王立峰在攻讀博士學位中取得的成功也再次證明,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是科學研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以他研究碳納米管的縱波傳播為例,這個過程比較曲折。最初,他按照研究一維彈性波問題的常規(guī)做法,選用彈性桿作為簡化模型,但所得到的理論結果隨著頻率升高而產生差異。引入若干修正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結果,但在高頻段的差異仍很大。這時我們沒有急于求成,將“說得過去的”中低頻段結果撰寫論文投稿,而是繼續(xù)探索。在采用非局部彈性梁模型成功分析碳納米管的彎曲波頻散之后,他確信問題不是來自本構關系,而是來自模型的幾何形狀。經過細致分析,他發(fā)現(xiàn)碳納米管的縱波本質上不是一維彈性波,采用非局部彈性殼體模型后成功預測了多分支頻散曲線,不僅與數(shù)值結果相符,而且可以發(fā)現(xiàn)數(shù)值結果不全面之處,解釋其跳躍現(xiàn)象。這個研究過程長達一年多,其最后的成功離不開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
精誠合作
當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日趨綜合,新興交叉學科不斷涌現(xiàn)。幾乎所有的學者都感嘆,自己的理論基礎不夠寬厚,知識結構不盡合理。我認為,排解這一困難的有效舉措之一是不同領域的學者、團隊之間開展精誠合作,實現(xiàn)知識優(yōu)勢的互補。對于多學科交叉的大規(guī)模科學技術研究,這樣的合作更加不可缺少。
王立峰攻讀博士學位后不久,我根據(jù)他的興趣,建議他關注納米科技領域的進展,希望他能探索納米尺度系統(tǒng)的動力學問題。我熟悉經典動力學與控制,但對納米科技的理解不深,也沒有在該領域開展研究的經驗。因此,我邀請新加盟我校的長江學者郭萬林教授擔任王立峰的合作指導教師,嘗試知識互補式的指導方式。郭萬林教授不僅為王立峰講授納米力學,還安排他參加自己領導的項目組的學術講座和討論,使他很快掌握了納米力學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指導他開展了碳納米管屈曲等問題的分子動力學模擬研究。郭萬林教授的指導使王立峰逐步掌握介觀物理、分子動力學等理論基礎和計算方法,跨進了納米力學研究的門檻;我則發(fā)揮自己在動力學研究方面的優(yōu)勢,指導王立峰研究碳納米管的碰撞、波傳播等問題,順利完成博士學位論文。王立峰獲得博士學位后,又與郭萬林教授合作從事博士后研究,并與我合作完成其博士論文的若干后繼工作,不斷在納米力學研究的前沿取得新進展。
通過與郭萬林教授聯(lián)合指導王立峰攻讀博士學位,我們不僅培育了優(yōu)秀青年學者,還增進了兩個學術團隊之間的相互了解,有力地促進了郭萬林教授領軍的教育部“長江學者創(chuàng)新團隊”建設,使其順利通過了教育部驗收。
優(yōu)秀博士生的培養(yǎng)迫切需要一個潛心從事科學研究、競相創(chuàng)新的大環(huán)境。今天,我依然感覺如此。希望導師們共同努力,創(chuàng)造一個使優(yōu)秀人才茁壯成長的環(huán)境。
(本文根據(jù)作者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博士生導師培訓會上的講話整理)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lián)網上發(fā)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南開大學劉遵峰教授課題組招收博士生(2025年入學)、師資博士后等 - 材料學、化學、高分子、物理、生物學、紡織與纖維、金屬、計算模擬、電子信息等 2025-04-17
- 港科大(廣州)岳亮課題組誠招博士生 - 高分子、力學、材料、機械、物理(2025年秋季、2026年春季入學) 2025-03-08
- KAUST Sahika Inal教授課題組誠招博士生 - 材料、化工、電子工程、生物工程(2025年秋季或最早8月入學) 2025-03-05
- 科學家成功用塑料“人造子宮”培育羊羔 2017-04-27
- 美國伍斯特理工學院研究人員將一片菠菜葉培育成心臟組織 2017-03-29
- 科學家利用植物培育出人類器官 2016-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