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實施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
2010-06-07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6月4日下午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該協會聯合中共中央組織部、教育部、科學技術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文化部、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解放軍總政治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等共12個部委,將共同組織實施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
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領導小組當天上午舉行第一次會議決定,按照采集工程2010年度工作方案,今年將從遴選確定的老科學家中選取15-20人,作為試點進行采集,并及時總結經驗,為下一步啟動大規模采集工作做好準備。
該采集工程以學術成長經歷為主線,重點面向年齡在80歲以上的中國“兩院”院士,或雖非院士,但在中國科技事業發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老科學家,采集內容包括老科學家們的口述資料及其傳記、證書、信件、手稿、著作等實物資料,還有老科學家們參加國務或政務活動、學術活動、外事活動、社會活動、家庭生活中重要的照片、影片、錄音帶、錄像帶、光盤等音像資料。
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還選定北京理工大學圖書館建設館藏基地,負責全部采集資料的數字化加工、整理存儲、日常管理,以及數據庫建設與維護和部分展示工作。
中國科協稱,老科學家是共和國科技發展歷史的活檔案,他們的學術成長歷史本身就是新中國科技發展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2009年年中,中國科協向國務院報送《老科學家學術成長歷史資料亟待搶救》報告,國務院責成中國科協牽頭,聯合相關部門共同組織實施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中國科協隨即會同另11個部委成立采集工程領導小組,中國科協常務副主席鄧楠擔任領導小組組長。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暫無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