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位諾獎得主將出席2007諾貝爾獎獲得者北京論壇
2007-08-22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
由中國科學院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07諾貝爾獎獲得者北京論壇將于9月11日至14日舉行。記者在今天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本屆論壇將在“人類的和諧與發展”的永久性主題之下,圍繞“能源與環境”的年度主題進行。屆時,將有9位諾貝爾獎獲得者、5位世界知名科學家、1位科研機構負責人和4位中國知名科學家出席本次論壇并發表演講。
論壇組委會副秘書長、中國科學院國際合作局局長呂永龍表示,能源是雙刃劍,由于能源的稀缺性、對化石能源的過分倚重以及化石能源的不可再生性等,能源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并對環境保護造成很大壓力。開發高效、清潔的能源技術是當今世界各國能源發展的目標,追求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也是全世界的共同責任和未來的努力方向。呂永龍說:“本次論壇旨在推進能源與環境的國際合作,促進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及節能環保技術發展。中國的科學家在戰略、技術方法、政策方面有自己獨特的東西,有些方向甚至是國際前沿的。因此邀請我國前沿的科學家參與,有助于進行真正的對話。”
在論壇上,15位外方嘉賓將發表50余場演講,內容涉及太陽能產業、可持續發展、能源生產的新方法等,并將同中國科學家就全球變化、節能減排、清潔生產、循環經濟等主題進行戰略性對話。
本次論壇邀請了9名諾貝爾獎獲得者。其中,199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蒙代爾是論壇的發起者,并連續3屆參加了論壇,今年被聘為論壇的永久顧問。
論壇組委會副秘書長、中國科學院國際合作局局長呂永龍表示,能源是雙刃劍,由于能源的稀缺性、對化石能源的過分倚重以及化石能源的不可再生性等,能源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并對環境保護造成很大壓力。開發高效、清潔的能源技術是當今世界各國能源發展的目標,追求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也是全世界的共同責任和未來的努力方向。呂永龍說:“本次論壇旨在推進能源與環境的國際合作,促進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及節能環保技術發展。中國的科學家在戰略、技術方法、政策方面有自己獨特的東西,有些方向甚至是國際前沿的。因此邀請我國前沿的科學家參與,有助于進行真正的對話。”
在論壇上,15位外方嘉賓將發表50余場演講,內容涉及太陽能產業、可持續發展、能源生產的新方法等,并將同中國科學家就全球變化、節能減排、清潔生產、循環經濟等主題進行戰略性對話。
本次論壇邀請了9名諾貝爾獎獲得者。其中,199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蒙代爾是論壇的發起者,并連續3屆參加了論壇,今年被聘為論壇的永久顧問。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曉靖)
相關新聞
- 暫無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