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由同濟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亞太研究中心主辦的“中日大學教育國際化”學術研討會在同濟大學召開。應邀前來參會的日本櫻美林大學理事長兼校長佐藤東洋士、東京造形大學理事長兼校長小田一幸、中日教育問題研究專家、日本圣托馬斯大學教授王智新及作為全日本三大評價機構之一的日本高等教育評價機構有關負責人一行十人,同濟大學副校長陳以一以及同濟大學研究生院、教務處、外事辦公室、國際文化交流學院及亞太研究中心的有關負責人參加了會議。國際文化交流學院院長、亞太研究中心主任蔡建國教授主持了會議。
陳以一副校長對訪問團一行的來訪表示歡迎。他介紹了同濟大學的國際化戰略,他指出,大學應該將大學生的培養目標置于全球化背景之下,致力于培養“全球公民”,并使其在畢業后積極參與到國際競爭中去。研究生院副院長黃宏偉教授從研究生的國際化、雙學位模式推進大學教育國際化以及教育課程的國際化等三個方面闡述了同濟大學具體推進大學教育國際化的方案。教務處謝雙媛副處長介紹了同濟大學在課程設置方面如何推進國際化等情況。
櫻美林大學理事長兼校長佐藤東洋士非常贊同同濟大學的辦學理念,即培養對社會有貢獻的高級人才。他在發言中也介紹了櫻美林大學的國際化推廣理念。他強調,高等教育需要體現流動性,他認為大學應給學生提供去海外留學的機會。東京造形大學理事長兼校長小田一幸表示,高等教育國際化在訓練學生專業技能之前,更應重視對學生基礎學科以及基本素質的培養。
圣托馬斯大學的華人教授王智新則基于東亞區域一體化與全球金融危機大背景,認為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歐美國家大幅削減公共支出,使赴當地留學的人數銳減。而東亞國家的留學生數量則穩中有升。他表示,國際高等教育出現了亞洲化的新動向。但他同時指出了當前東亞校際交流合作的不足,認為當前東亞區域的跨國合作形式雖然很多,但各國間尚未找到一個統一的模式或途徑。東亞的高等教育必須走向聯合,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在充分發揮各校特色的基礎上,推動各校之間深層的、高端的、內在的聯合。
與會專家還就如何拓寬學生的國際視野,培養其人文素養,以及中日大學國際化戰略的不同點等議題展開了熱烈討論。日本客人對同濟大學的國際化辦學的理念和舉措,重視培養應用型人才和雙語教學等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 斯坦福大學張首晟教授:美國大學教育,贏在自由的空氣 2017-07-24
- 道恩集團向北京化工大學教育基金會捐贈人民幣1000萬元 2017-05-17
- 大學教學究竟有多重要 2017-02-21
- 2018年中科院“化時代”研究生國際化學學術論壇在長春舉行 2018-11-05
- 中國國際化纖會議探尋“聯動發展全球化纖工業” 2016-09-13
- 先進材料國際化示范學院院長招聘啟事 2015-09-21
- 中國工程院 | “工程科技學術研討會 - 高分子材料回收循環與可持續發展”將于2025年6月20日于成都召開 2025-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