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建設創新型國家、建設人才強國等一系列國家發展戰略,對我國工程教育提出了新要求: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迫切需要培養一大批能夠適應和支撐產業發展的工程人才;建設創新型國家,提升我國工程科技隊伍的創新能力,迫切需要培養一大批創新型工程人才;增強綜合國力,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挑戰,迫切需要培養一大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工程人才。
國際金融危機以后,美國等發達國家將“再工業化”作為重塑競爭優勢的重要戰略,通過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重新回歸實體經濟,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帶來新的就業崗位,擺脫當前危機。發達國家實施“再工業化”戰略將對我國的工業化產生巨大的影響,我國與發達國家之間的競爭將更加激烈。美國工程院院長查爾斯•韋斯特指出,“擁有最好工程人才的國家占據著經濟競爭和產業優勢的核心地位”。很多國家都將工程科技人才培養提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
我們應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準確把握我國工業界的需求和國際高等工程教育的發展趨勢,加快推進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發展,構建布局合理、結構優化、類型多樣、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高等工程教育體系,加快我國向工程教育強國邁進。
產學研結合是工程教育的本質要求,高校要從學校的內部培養走向開放的校企合作培養。行業企業參與該計劃的實施,使企業由單純的用人單位變成共同培養單位,發揮企業具備真實工程環境和先進的工程實踐條件的優勢,為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工程設計能力和工程創新能力創造必要的物質條件。教育部和行業部門將認定一批企業作為“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合作培養單位,由高校和企業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共同建設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共同實施培養過程,共同評價培養質量。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圍繞工程能力這一核心問題,對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全方位改革。在校內學習階段,高校要在加強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學習的基礎上,以強化工程實踐能力、工程設計能力與工程創新能力為核心,重構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著力推動研究性學習方法,加強大學生創新能力訓練,加強跨專業、跨學科的復合型人才培養。在企業學習階段主要是學習企業的先進技術和先進企業文化,深入開展工程實踐活動,“真刀真槍”做畢業設計,參與企業技術創新和工程開發。在培養學生職業技能、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的同時,更加注重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大學生思想成長,有效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實施能否取得成功,關鍵在于教師,關鍵是看我們能否建設一支滿足工程人才培養要求的高水平專、兼職教師隊伍。為此,應大力引進有豐富工程經歷的教師,選聘實踐經驗豐富的高水平工程專家到學校任教或兼職;調整工程教育教師的評聘和考核辦法,側重評價教師在工程研究、項目設計、產學合作和技術服務等方面的能力;制定教師培訓和輪訓的制度,教師定期到企業參與工程實踐,增強工程實踐能力。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要配合企業“走出去”戰略,把培養具備國際視野,能夠進行跨文化交流、合作和參與國際競爭的工程師作為重要內容。既要積極利用國外先進的工程教育資源,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國際交流、到海外企業實習;又要支持高水平的中外合作工程教育項目,鼓勵在多種語言環境下培養熟悉當地國家文化、法律和標準的國際化工程師。
按照標準進行培養是國際工程教育通行的做法。教育界將按照工程人才培養的規律,與工業界共同制定培養標準,滿足工業界的基本要求。同時按照國際標準和國際通行做法來評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人才培養質量。
- 《生物質化工與材料》卓越工程師培養教材 2018-04-16
- 上海交大與巴黎高科集團合作培養“卓越工程師” 2012-04-09
- 北京市“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聯盟成立 2012-01-09
- 蘇大李剛教授、美國Tufts大學Ying Chen教授/David Kaplan院士合作 AFM:人工培養肉 - 食品行業的可持續解決方案 2024-11-12
- 安徽大學楊雪峰、華南理工大學邊黎明 Adv. Mater.:基于凝聚作用構筑具有自進化大孔結構的超分子水凝膠用于3D多細胞球培養 2023-03-23
- 新加坡國立大學黃德建教授團隊 AM:用細胞培養的豬肉片 - 可食用微米級“豬欄”的3D打印制造與人造肉培養技術 2022-10-30
- 教育部副部長陳希重申了對學術不端行為的“零容忍” 201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