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淪為導師廉價勞動力 誰來拯救高級“包身工”
2010-09-10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前不久,華中科技大學教科院教授周光禮出了一本書,書名叫做《中國博士質量調查》。在這本書里,周教授披露,現如今,一些博士碩士研究生已經淪為導師的廉價高級勞動力。
在我們期待中,師生關系應該是純潔溫暖的,現在真的已經異化為雇傭關系和經濟關系了嗎?這種尷尬的關系又該怎么來解決?記者前往長沙多所高校調查。
剛剛畢業的王澄在回憶自己的研究生生活時,連用“匆忙”這個詞來形容。
王澄:很多老師都開了公司,如果按照公司的那些制度來做的話,有需要都要請個假去圖書館什么的。如果說要去聽聽其它感興趣老師的課,那根本不太可能了。感覺在讀研究生的話就像上了三年班一樣的。
記者:付報酬嗎?
王澄:付報酬,但是報酬是很低的,第一年是兩三百塊錢,第二年就高一點。
記者:最高也就幾百塊錢嗎?
王澄:那就還算好的了,有的老師根本就是不給你了,因為他說給你做項目也是給你做鍛煉。這也是一部分學生不愿意做項目的原因,給他做了事又沒有什么報酬。有些同學不愿意做,可能和老師的關系搞僵。
一位不愿意透露身份的博士研究生反映,一直為“導師”做著與專業沒有關系的項目,每月只得到幾百元的報酬,如果在外面一些公司兼職,掙的錢要遠比這個多,可為了完成論文,順利拿到學位,還是不得不跟著“導師”做。
某博士研究生:現在的學術體制下,你認為導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么?話語權是不平等的,博士生期間,必須全部按照導師的想法。當然可能個別導師要好一些,但是從體制上講,學生是沒有話語權的。
湖南大學博導李仁發坦言,研究生淪為導師“包身工”的現象確實存在。
李仁發:從我了解的情況,大部分老師特別是一線老師還是兢兢業業在指導。當然也存在有些老師確實把學生當勞動力,這個要給予嚴肅的處理,或者說學校確實要管的。有些導師確實只管自己公司的利益,辦公司的話,有些工作不一定跟他做的研究有關系,這樣確實害了學生。
怎么來解決研究生和導師之間這種尷尬的關系,知名學者、作家朱金泰認為需要弱化導師的生殺大權。
朱金泰:顯然這是個病態的關系。從大的角度來看,是這個社會道德觀和價值觀出現了問題;從小的角度來看,還是這個研究生的培養體系出現了問題。還是要弱化這個導師的生殺大權,從制度上談化這個權力,要建立這個監督機制和舉報機制,同時要加大對導師違規違紀的處罰力度。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