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的大學科技園,是一流大學的重要標志之一,也是一流城市的創新源頭之一。在我國,平均每個國家級大學科技園內規模都超過了中型企業,累計有15家企業上市。
科技部和教育部今天在滬召開第三次全國大學科技園工作會議,部署“十二五”期間的國家大學科技園工作。教育部部長袁貴仁,科技部黨組書記、副部長李學勇出席會議并講話。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韓正到會致辭。科技部副部長杜占元主持會議。上海市副市長沈曉明等國家部委和上海市的有關領導出席了會議。到會領導還為部分國家大學科技園、高校學生科技創業實習基地授牌。
李學勇在講話中指出,要推動國家大學科技園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引擎。經過十年的探索和實踐,目前國家大學科技園已經發展成為我國高新技術的轉化基地、高新技術企業的孵化基地、創新創業人才的培育基地、產學研結合的示范基地。他表示,未來大學科技園的發展,要將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和產業培育緊密結合,要將科技創新與體制機制創新緊密結合,要將提升自主創新能力與發揮輻射引領作用緊密結合,要將發揮高校的主體作用與加強部門地方的指導和支持緊密結合。
“十二五”期間,從科技工作的層面看,科技部主要采取以下幾項措施:一是貫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落實科技、教育和人才三個綱要,與教育部和有關部門聯合,認真做好大學科技園“十二五”發展規劃編制工作,明確發展目標和任務。二是加強創新平臺和基地建設,進一步提升大學科技園在孵化企業和推動成果轉化方面的能力。三是把大學科技園作為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實施的重要載體,在大學科技園建設一批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基地。四是鼓勵依托大學科技園建立的產學研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承擔國家科技計劃任務,通過中小企業創新基金支持大學科技園培育創新型企業。五是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加快大學科技園的國際化發展步伐。六是落實和完善相關政策,進一步營造有利于創新創業的良好環境。
經過十年的努力,我國大學科技園建設和發展成績顯著。據悉,截至目前,我國經認定的國家大學科技園達到86家。平均每個科技園里有近百家企業和研發機構,營業收入超過6.58億元,從業人員3800多人,超過了中型企業的規模。在這些國家大學科技園內,批準發明專利1185項,轉化省級以上科技成果2306項,在孵企業總收入499.98億元,累計有15家企業上市。
- 江蘇成立大學科技園聯盟 共享資源加強產學研合作 2014-02-12
- 西南石油大學科技園獲評國家級大學科技園 2012-12-13
- 北京化工大學科技園被認定為首批“北京市小企業創業基地” 2012-10-16
- 首屆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國學科評級結果揭曉 | 以學科分類來衡量世界一流大學 2020-07-23
- 雙一流大學2000-2018年度國家三大獎統計情況 2019-06-28
- “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排行榜”首次發布 2018-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