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世界一流大學項目申報只有兩周時間引爭議
2010-12-06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剛剛過去的11月,幾乎所有“985”高校都忙做一團——為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大學,“985”三期工程決定加大投資力度,給各校的國家財政撥款至少20億,要求大學申報項目預算,但申報時間只有短短兩周,各校接到通知,趕緊加班加點。
“兩周時限”?外人聽了驚訝,高校早已“習慣”:不僅這回的“985”投資,今年早些時候的大學專業調整、碩士研究生擴招……不少事關高校發展的重大政策,從推出到實施都是“急如星火”,給大學的“反應時間”都只有兩周、三周,仿佛無需考慮高校實施這些新政策的條件是否成熟、配套措施能否跟上。有位大學校長大為感慨:“一項重大教育政策,或者大學自己的一項重大決策,帶來的影響往往會持續10年、20年,怎么能這么匆忙這么急呀!”
為啥總是那么倉促
“接到限期提交預算報告的通知,我們一星期里連開幾次會,急急忙忙趕了出來——幾天搞定3年預算,列出了總共9億元人民幣的項目,厲害吧?到了下個周一提交學校決策會議,果然挨批,預算被指注水太多,要削減到1億元。我們力爭,強調了很多項目的必要性,最終搞定3億。”這是上海市一所“985”高校一個部門的預算經歷。這個部門主管教學,所做的工作都要跟學校各部門協商合作,這回卻要把今后3年的工作項目在兩周內敲定,并且給每個項目匹配資金,實在勉為其難,“沒時間跟這里那里商量,更沒時間調研,就是自己拍腦袋、編故事,盡量多爭取錢吧。錢到手后究竟怎么花,到時候再討論。”
“這次‘985’三期給我們兩星期做預算,已經很不錯了。以前有一次,教育主管部門要求上報一個計劃,通知送到,細細一看,申報截止期居然已經過了……”復旦大學一位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
上半年,有大學校長抱怨今年“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專業申報”給的時間太短:不到兩周。結果據說有的學校在截止日期前把老專業換個名稱就上報了。更不可思議的是,從上報“新專業”到它開始招生,總共才預留了兩個月。
最近,教育部下發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計劃書申報表格,“來文上寫的發出時間是11月1日,要求11月15日上交;而學校拿到文件時,已經晚了好幾天”。
接到指令,必須在兩周、三周內辦妥,不少教育政策的落實過程就是這樣倉促。
在前不久舉辦的一個大學校長論壇上,清華大學校長、中科院院士顧秉林教授說了個更夸張的實例:教育主管部門要清華成立軟件學院,當年成立當年開始招生,連續3年每年招500名學生,而且要求兩天后就上報計劃——兩天!校方實在覺得不妥,后經反復溝通,才把招生名額減到每年60個。
教育政策應該“保守”
“教育政策應該‘保守’,在這里,‘保守’是個褒義詞。”復旦大學校長楊玉良教授說。
據介紹,世界名校在教育決策時都非!氨J亍,總要花費很長時間調研和論證。楊玉良教授說,這是因為,大學的一個動作,帶來的影響很可能持續10年、20年,“為什么我們有那么多事情一定要今天、明天馬上決策,并且立刻就做呢?”“你可以說人家動作不快,但人家做每個動作總是基于審慎和盡可能正確的選擇,這很重要。”
事實上,不少倉促出臺的政策、措施,都難免“拍腦袋”之嫌。一所名牌大學的有關負責人說,不久前教育部下發通知,要設立一個30億元人民幣的專項經費,用于國家級優秀課程建設,目標是搞成1萬門,要求各高校申報候選項目。學校接到通知后不得不立即行動,教務部門停下手頭的大多數工作,馬上組織拍攝申報課程的音像資料,整理文字材料……然后一車一車往機場送:“連續一周,每天都往機場運去一面包車申報優秀課程的材料。學校為申報花的錢,估計比申報成功拿到的專項經費都多!省下這些錢,課程建設不也有經費了?”
不少大學校長都說,教育管理可能是世界上最復雜的管理,但我們這里似乎隨意而簡單化,今天想到一個問題要解決,就出臺一個政策,明天想到另一個問題,就再出臺一個政策,缺乏整體規劃和系統設計;有些政策雖好,但主管部門的興奮點一轉移,相應的項目就沒了支持和保障,結果難以為繼。
教育主管部門也有苦衷。政策需要資金配套,但資金來源往往不確定,“吃了上頓不知道有沒有下頓,吃了饅頭不知道下一頓是吃窩窩頭還是粥”,所以不少時候,推出政策得“隨機應變”,錢下來了趕緊辦。
不少教育專家認為,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是以立法形式建立長期和穩定的教育資金保障。同時應擴大高校自主權,包括辦學自主權和教育經費使用的自主權,政府主管部門主要負責宏觀指導和監管,而不必親自制定那些十分具體的政策,同時親自分配資金。這樣,大學的可持續發展和長遠發展才能更有保障。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首屆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國學科評級結果揭曉 | 以學科分類來衡量世界一流大學 2020-07-23
- 雙一流大學2000-2018年度國家三大獎統計情況 2019-06-28
- “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排行榜”首次發布 2018-05-29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在杰青試點項目正式使用“包干制”,項目申報不用報預算 2019-12-12
- “納米科技”重點專項2017年度項目申報指南建議 2016-08-03
- 科技部:973計劃2014年項目申報733項 223項進入復評 2013-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