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立憲”能否給力高教改革
2011-01-11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有關復旦‘立憲’的事,我是從媒體的報道得知的,學校內部還沒有動員過。”復旦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葛劍雄教授在電話里說。
葛劍雄所說的“復旦‘立憲’”,即復旦大學校長楊玉良在去年年底向媒體宣布將制定《復旦大學章程》,相當于復旦“憲章”,以限制校長和其他行政管理者的權力。這則歲末年初很“給力”的教育改革新聞引來各方關注,與此同時,改革也正在復旦大學悄然進行著。
“復旦大學學術委員會章程草案已經都發給了現任的學術委員會委員,要求在1月15日之前反饋意見。至于學校章程的日程表還不清楚。”葛劍雄剛從外地出差回上海,還沒來得及仔細研究發到他手里的學術委員會章程草案,“修訂好章程后,學術委員會就要換屆了,校長希望行政領導退出學術委員會,從而給學術委員會在學術問題上更多的發言權。”
復旦BBS上也轉載了復旦“立憲”的新聞,不過截至發稿時只有唯一一個直接評論該事件的跟帖:“校長能自我限制權力,心胸要贊的,如果真能做到依法治校、民主治校,必將名垂校史。”
的確,復旦大學在校長帶領下,行政層對自己動刀子,可以說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但此舉能否實現既定目標,我們靜觀后效。
沒有章程的大學缺乏自主性
1999年1月施行的《高等教育法》明確規定,申請設立高等學校的,應當向審批機關提交章程。也就是說,我國高校在成立之初,就應該都有章程。復旦大學將制定《復旦大學章程》何以成為新聞?
全國人大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給出了答案:“十幾年前教育部曾邀請我參加研究、制定大學章程的工作,但后來就不了了之了。實際上,我國的大學至今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大學章程。”
在《高等教育法》實施12年之后的今天,明確有《大學章程》的不過幾家——2005年12月,吉林大學通過《吉林大學章程》,學校發布消息時稱“率先”在國內高校中推出大學章程;2006年4月,上海交通大學發布并實施《上海交通大學章程》;2008年,華中師范大學的《華中師范大學章程》初稿形成,學校稱正在一定范圍內征求意見,力爭2008年內頒布實施,但后來沒有下文……
“這說明,我國大學作為政府附屬機構的慣性依然很大。”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教授陳武元認為,一所大學有大學章程,未必就能說其有自主性,但一所大學如果沒有大學章程,肯定可以說其沒有或很少有自主性;而沒有自主性的大學,是不可能真正實現依法治校的。
陳武元告訴記者,在國外很難看到沒有大學章程的著名大學,尤其是歐美大學;在日本,尤其是7所舊帝國大學等國立大學在2004年實行獨立行政法人之前,都先后制定了大學憲章,對大學的學術(教育與研究)、組織、管理運行等作出了綱領性的規定,這是基于對大學法人內涵的深刻理解,也是捍衛大學法人的獨立性所必需的。
“大學的章程就好比一個國家的憲法,一個國家如果沒有憲法,那么這個國家的運行肯定會出問題,大學也是如此。”陳武元說。
陳武元甚至認為,大學的行政權力過大、學術權力日漸式微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國大學至今還沒有真正的大學章程。“大學內部權力配置無章可循,反映了我國大學作為獨立法人的根基的脆弱性”。
中國傳媒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員何雪蓮則認為,問題不在于有沒有章程,也不在于章程是否虛設,問題在于大學校長、學院院長想不想作為。
“當前政府與大學之間缺乏清晰的權力邊界,大學校長、學院院長的作為空間很大很大,就看你想不想干。就一己私利而言,干,意味著自我設限自冒風險;而維持原狀,則可能八面風光左右逢源。”何雪蓮說,“政校分開、管辦分離是大勢所趨,要維持原狀不可避免楚歌四起,時代將拖著不愿走的人走,復旦大學頭腦清醒,選擇了順應大勢。”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復旦大學徐凡教授團隊 Nat. Comput. Sci. 封面:手性扭轉力學解碼沙漠植物生存策略 2025-05-10
- 復旦大學王國偉團隊 Macromolecules:突破自組裝技術新邊界 - 高固含量下嵌段共聚物的熱誘導自組裝與熱誘導協同自組裝 2025-04-27
- 復旦大學崔繼齋青年研究員 Adv. Mater.:一種具有超快響應和大彎曲角度的光波導微型驅動器 2025-02-20
- 復旦起草《大學章程》引熱議 “立憲”治校路有多遠 2011-01-05
- 高教改革必須跨過三道坎 2011-08-15
- 南方科大,激起一朵高教改革的絢麗“浪花” 2011-03-01
- 從南科大看中國高教改革未來 20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