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煤炭清潔高效可持續開發利用戰略研究項目啟動
2011-02-21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2月20日,中國工程院在京啟動了參與人數達227人的重大咨詢項目“中國煤炭清潔高效可持續開發利用戰略研究”。
該項目負責人、中國工程院副院長謝克昌院士在啟動儀式上表示,我國以重化工業為主的產業結構至少還要延續20年,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和以燃煤發電為主的電力結構則至少還要持續40年,而煤在作為主要能源的同時,也是環境的主要污染源和二氧化碳的主要排放源,對生態的破壞與安全的威脅不容忽視。為解決以高碳能源為主的能源結構與綠色、低碳發展迫切需求之間的矛盾,破解煤既是主要能源又是主要污染源的難題,該項目將提出近、中期的解決方案,提出方案所要求突破的關鍵技術和政策措施,最終為在全社會實現煤清潔、高效、可持續開發利用奠定基礎。
據介紹,該項目將設置煤炭資源與水資源、煤炭安全高效綠色開采技術與戰略研究、煤炭提質技術與輸配方案的戰略研究等10個課題組和綜合課題組,以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為理念,以煤的清潔高效開發利用技術為重點,以國內外已工業化和近工業化的技術為案例,以先進的戰略研究方法如技術路線圖、全生命周期評價等為手段,對有關煤的清潔、高效利用的全局性、系統性、基礎性問題進行深入研究。該項目研究時間為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中國工程院將為此投入800萬元的研究經費,神華集團還將給予800萬元的資助及人力支持。
據悉,中國工程院對此項目非常重視。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名譽主席徐匡迪、院長周濟、常務副院長潘云鶴及原副院長杜祥琬將擔任該項目的顧問,參與的227位項目人員中包括院士24人、“千人計劃”入選者2人、教授61人、研究員27人、高工53人。在2月20日到21日持續兩天的項目啟動會上,各項目負責人將分別匯報各課題組的實施方案,并就此進行深入討論。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我國首個煤炭開發利用聯合基金成立 2010-11-08
- 中國高性能合成樹脂技術展望及問題戰略研究 2021-01-07
- 中國先進纖維材料產業發展戰略研究 2020-11-04
- 中國高性能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發展戰略研究 2020-10-29
- 中國工程院 | “工程科技學術研討會 - 高分子材料回收循環與可持續發展”將于2025年6月20日于成都召開 2025-05-12
- 2021年兩院院士增選結果公布 | 張立群、鮑哲南、馬於光、房喻、馬光輝、冷勁松等當選 2021-11-18
- 中國工程院《全球工程前沿2020》報告在京發布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