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出真正卓越的工程師?這是世界各國都在研究的課題,我國則更為迫切。由于工業化、城鎮化的推進,在未來很長一段時期,我國將繼續保持較大的工程建設規模,許多重大工程項目從跟蹤走向領跑,這一切藍圖都要靠工程科技人才去實現。
近年來,產業界對卓越工程師的需求呼聲漸高。無論是實現安全生產,還是提高產品質量;無論是推進節能減排,還是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都需要國家培育出數量足夠、能夠面向生產一線的優秀工程技術人員。
在這一點上,教育界與產業界達成了共識。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李培根指出,創新就像一個金字塔,中國要成為創新型國家,需要方方面面的創新人才,所以在金字塔的中下層,就是量大面廣、類似工程師這樣的實用型人才。對這種人才的培養絕不能夠忽視。
我國擁有世界上最大規模的高等工程教育。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工程教育成績斐然,培育了上千萬的工程科技人才,有力地支撐了國家工業體系的形成和發展。但不容忽視的是,當前我國工程人才質量的國際排名仍比較靠后。
是什么影響了我國工程人才培養的質量?傳統的工程教育重視理論學習、缺少實踐是一個重要因素。中國工程院常務副院長潘云鶴院士指出,長期以來,工程人才的培養就是先學自然科學知識,然后應用到工程科技上,但是,當代工程并不等于自然科學的應用。我們可以舉出很多工程科技早于自然科學出現的例子:第一代蒸汽機出現的時候,沒有熱力學;第一架飛機飛上天的時候,也沒有空氣動力學。真正卓越的工程師,其知識不僅基于自然科學,還基于社會科學和實踐經驗。因此,教育界必須與工業企業界攜起手來,在實踐中共同培養人才。
“卓越工程師計劃”的著眼點正在于此。該計劃致力于改革工程人才培養的傳統模式,創新高校與工業企業聯合培養人才的機制。據報道,去年6月,該計劃的試點工作已經啟動,目前已有61所高校加入第一批試點,涉及19個專業類別,覆蓋了3萬多名大學生。未來10年,每年大約有10%的工科類本科生、6%的工程類研究生將陸續成為該計劃的培養對象。
- 《生物質化工與材料》卓越工程師培養教材 2018-04-16
- 上海交大與巴黎高科集團合作培養“卓越工程師” 2012-04-09
- 北京市“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聯盟成立 2012-01-09
- 深圳大學王振波特聘教授(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課題組誠招博士后 2021-07-26
- 2020年度基金委化學部重大類型項目評審會專家名單公布 2020-12-07
- 科技部公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基礎材料技術提升與產業化”重點專項評審專家 2020-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