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院地合作獎”評選結果日前揭曉,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榮獲“2009年度中國科學院院地合作先進集體一等獎”,所長助理周光遠獲先進個人二等獎。實施知識創新工程以來,應化所已先后榮獲四次中科院院地合作先進集體一等獎、二次中科院院地合作先進集體二等獎。
2009年長春應化所繼續加強與各地區及大中型國有和民營企業合作,簽訂四技合同共67項,合同總額7405.04萬元,到款額達到4317.85萬元,院地合作經費到款額較2008年增長18%。通過參股控股的公司得到股權收益比例達到數億元。近四年間,應化所合作企業的銷售收入達145.6億元,利稅達18.4億元(統計數據根據中科院產學研合作局統計信息系統),經濟效益覆蓋20多個省市、自治區,涉及百余家企業,在中科院研究所總位居前列。
長春應化所堅持從頂層戰略研究與規劃入手,明確提出了“鞏固為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服務的已有基礎,加速向長三角、珠三角等經濟發達重點地區延伸,積極參與西部建設”的產學研合作戰略。按照“立足東三省,長入長三角”的指導方針,對創新平臺建設進行有效合理的布點。構建了以浙江(杭州)材料與化工研究院、長東北先進材料產業園和常州儲能材料與器件研究院為代表的創新基地,并成立了南京、常州、常熟,湖州、臺州等一系列創新中心,形成了“一主兩翼”格局;先后加入高性能鎂合金產學研技術創新聯盟、長春玉米生化產學研技術創新聯盟、高效節能鋁電解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稀土產業可持續發展技術創新聯盟、吉林省電動汽車聯盟、醫療器械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黑龍江省醫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形成了“157”平臺格局。產出了聚碳酸酯、結構泡沫芯材、聚乳酸樹脂、二氧化碳基聚合物、功能化聚烯烴材料、稀土順丁橡膠等為代表的一批“百千萬噸”級戰略性新興技術產業群,推動了國家和區域經濟建設。
長春應化所十分注重創新研究與國家、地方經濟建設和企業技術進步的緊密結合,大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轉移和高技術產業化,成果轉化工作獲得多級政府和企業的認可,并多次獲得獎勵。2009年獲得“首屆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獎”,與山東省威高集團合作完成的“聚烯烴熱縮彈性體(TPE)制備及在一次性醫療器械上的應用項目”,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實現了產學研合作創新的新突破,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并被山東省人民政府授予感謝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