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下午,華東理工大學材料學院第四期材料橋學術沙龍如期舉行,本次學術沙龍活動由生物材料研究室劉昌勝教授、郎美東教授,高分子材料教科組唐頌超教授,高分子合金研究室郭衛紅教授和高分子材料合成研究室程樹軍副教授共同發起,研討的主題是可降解材料的研究與發展。
唐頌超教授首先介紹了該組進行有關聚乳酸研究的近況,包括丙交酯合成及產業化的進展及遇到的問題,以及在聚乳酸改性方面,左旋聚乳酸和右旋聚乳酸共混制備立體復合材料的進展,該研究項目目前已經進入中試階段,產業化推廣指日可待。
郭衛紅教授從生物降解方面入手,具體介紹了該組室在塑化淀粉材料、PVC木塑材料、以及聚烯烴和全降解材料方面的多項研究成果,這些成果已經申請了多項公開和授權專利,并且對授權專利全部實現部分使用權的轉讓,產業化效果明顯。
程樹軍副教授則指出尋找淀粉替代品是聚乳酸發展方向,因為合理的科學研究不能與老百姓爭糧食。他指出淀粉可以用纖維素來做,并進一步介紹了聚合工藝一步法,德國市場PLA做發泡,等等。對聚乳酸方面的研究要堅持以下幾個方面:可完全降解材料,提高生物質材料以及盡快產業化。最后,程老師還指出,教師要在做課題的同時研究市場,做技術創新,提議多引進工程方面的人才,多培養學生的工程能力,從而提高材料學院學生就業的競爭力。
隨后,郎美東教授和陳芳萍副教授分別就組室近期的科研工作“功能化脂肪族”、“高直鏈淀粉的研制”作了專題報告。
與會教師圍繞學院的發展、組室的發展以及材料學科發展等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最后,院長劉昌勝教授做了總結發言。他提出從原料、合成思路、加工技術三個方面作為開展科學研究著手點。要把各組室的科研工作納入學院的十二五規劃,要抓重點項目,要發揮組室“小分隊”的靈活作用、突擊作用。學術沙龍活動要做學術報告,但不應僅僅是學術報告,而是要在這個過程中找科研亮點、熱點和切入點,要將目標定位在使用上,要采用不同技術攻關,要抓住新的增長點,從而提高華東理工大學材料學科國際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同時大力培養高素質學生。
- 河南大學舉辦“高分子納米復合材料”學術沙龍 2017-11-22
- 中國復合材料學會導熱復合材料學術沙龍在西工大召開 2017-05-22
- 京津高分子學術沙龍第十一次會議成功舉辦 2017-01-12
- 香港中文大學秦嶺教授受邀到華東理工大學材料學院訪問 2013-12-16
- 中國工程院院士推進生物醫用材料產業發展 2009-12-14
- 華東理工大學馬驤教授團隊 Adv. Mater.:基于生物基大環的高性能有機超長室溫磷光材料 2025-02-13
- 華東理工大學田禾院士、馬驤教授團隊 Angew:單環發光體的近紅外室溫磷光 2024-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