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18日,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第六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舉行。法國巴黎第六大學Michel Che教授、林勵吾院士、徐如人院士、謝有暢教授、萬惠霖院士、臺灣大學牟中原教授、田中群院士,趙東元院士等17位學術委員會顧問委員、委員,中科院、基金委等部門的領導和實驗室全體人員200余人出席了會議。
新一屆學術委員會由19位催化及其相關領域著名科學家組成,法國巴黎第六大學教授Michel Che教授繼續擔任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林勵吾院士任學委會名譽主任,何鳴元院士和包信和院士擔任副主任。
實驗室主任李燦院士主持了會議開幕式。學委會名譽主任林勵吾院士為新一屆學術委員會主任Michel Che教授頒發了聘書。中國科學院計劃財務局科研基地處侯宏飛處長在會議開幕式上發表講話。
會議由Michel Che教授、包信和院士、萬惠霖院士和牟中原教授分別主持。室主任李燦院士首先向新一屆學術委員會匯報了實驗室最近兩年的工作情況,簡要評點和介紹了近兩年來在納米催化和理論計算、手性催化、原位表征技術發展、可再生能源催化、催化先進材料和應用催化等方面所取得的研究進展,并同時在上述幾個方面安排實驗室研究員、兼聘研究員、青年學者等15人向學委會顧問委員、委員匯報了最近的研究進展和創新思路。
新一屆學術委員會委員們就室主任的工作報告和其它學術報告進行了討論,對實驗室近兩年研究工作和未來發展方向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評價。委員們一致認為實驗室的研究工作發展迅速,在催化新材料、新反應、新表征方法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具有創新性的研究成果,特別是最近幾年在納米催化,可再生能源相關催化如光催化、生物質轉化,手性催化,催化表征新技術等方面又取得長足進展;委員們對實驗室近年來年輕學術帶頭人的成長和所取得的研究進展尤其印象深刻。同時,委員們也為實驗室發展提出了一些中肯、具體的建議,如希望實驗室在已有基礎上跨越式上一個更高的臺階;借鑒類似德國式研究組織架構模式,繼續發揚團隊作戰的優勢,集中在能源等相關重大領域挑戰科學難題,不斷加強催化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的合作;強調多相和均相催化的結合,具體建議在太陽能光催化、多相手性催化、催化反應動力學等方面繼續深入開展研究;注意催化原位表征的同時進行反應產物的實時分析;繼續加強催化材料的探索研究等。此外,委員們對學術委員會的召開方式也提出一些具體建議,并對潔凈能源國家實驗室的籌建情況進行了了解。
- 江蘇省柔性電子重點實驗室首屆學術委員會會議召開 2019-12-18
- 南開大學新能源材料化學國際聯合研究中心首屆學術委員會會議舉行 2016-09-28
- 碳纖維及功能高分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北京化工大學)召開學術委員會會議 2016-04-12
- 大連化物所卿光焱團隊《ACS Nano》:突破性“限域自組裝”技術打造智能響應纖維素光子細絲 2025-02-14
- 大連化物所卿光焱/武漢紡大張福生 Mater. Today:高度耐用的纖維素光子水凝膠具有可重構性和機械變色性 2025-02-06
-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卿光焱/武漢紡大張福生 Mater. Horiz. : 協同變色和導電的纖維素納米晶光子貼片 2024-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