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高校基礎研究規模超過全國半數
2011-05-20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科技部5月19日舉行的新聞通氣會上發布的一組數據顯示,21世紀頭10年,我國對基礎研究經費投入顯著增長,2009年,我國基礎研究總投入達到270.3億元,是2000年的5.8倍。
“我國基礎研究正在由量的擴張向質的提升轉變。”科技部基礎研究司司長張先恩說,近10年來,我國基礎研究投入大幅增長,原始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人才隊伍不斷優化,在若干科學前沿取得了高水平的成果。
目前,我國基礎研究計劃主要包括:自然科學基金、“973”計劃、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計劃、重大科學研究計劃、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教育部的“211”工程和“985”工程等。
據介紹,我國基礎研究的主要執行主體是高等學校和研究機構,企業所占份額非常小。2000年以來,高校基礎研究經費持續增長;從2006年起,高校基礎研究經費規模超過研究機構,成為我國最大的從事基礎研究活動的部門;2009年,高校基礎研究經費145.5億元,占全國基礎研究經費的53.8%,其基礎研究的活動規模首次超過全國半數。
在人才隊伍方面,2009年,我國高校基礎研究人員占全國基礎研究人員的68.47%,達11.27萬人年。科研機構的相應數據為24.79%和4.08萬人年。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政策局局長韓宇表示:“近年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73’計劃等取得的一個很大成績就是,把高校基礎研究隊伍培養起來了。推動科研、教育結合是基礎研究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下一步我們工作的重點。”
“中央財政對基礎研究的投入大幅增長,為基礎研究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張先恩介紹,近10年來,我國基礎研究整體水平大幅提升,國際科學論文數量居世界第二位,國際科學論文總被引次數位居世界第八,部分基礎研究成果如高溫超導、量子通訊、誘導多功能干細胞等在國際上產生了重要影響,一些研究進入世界先進行列,彰顯了我國的科研實力。
此次通氣會還透露,5月23日,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工程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將在京舉行全國基礎研究工作會議。這是繼1989年、2000年以來該領域召開的第三次全國性大會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2025年世界彈性體科技與工程論壇暨中國橡膠基礎研究研討會將于2025年9月15日在上海舉辦(第一輪通知) 2025-02-21
- 第二十屆中國橡膠基礎研究研討會將于2024年10月18日在太原召開(第一輪通知) 2024-05-09
- 四川大學李乙文/顧志鵬團隊與華西醫院蔣獻團隊:用多酚來提升山椒素的穩定性 - 從基礎研究到產品轉化 2024-02-28
- 誠聘教授、副教授 - 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南京林業大學中比先進生物醫用材料聯合實驗室 2022-05-02
- 南開大學化學學院劉遵峰教授擬招收2022年海外一流高校優秀本科畢業生直接攻讀博士生、以及招聘博士后若干 2022-04-21
- 教育部公布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 202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