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出席會議并作工作報告,中國科協名譽主席周光召等出席會議。
劉延東指出,基礎研究是科學之本、技術之源。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基礎研究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建成了門類齊全的學科體系,形成了比較完備的科技力量布局,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影響的重大成果,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基礎支撐和前瞻引領作用,為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她強調,當代科學前沿孕育新的重大突破,人類社會面臨新的全球性挑戰,基礎研究對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升國家競爭力和促進人類文明進步的作用日益突出。我國基礎研究已進入從量的擴張向質的提高的重要躍升期,要總結經驗,正視差距,搶抓科學突破的先機,努力提升我國在世界科學領域的地位。
劉延東強調,在新的起點上加快發展基礎研究,要圍繞科學前沿和國家戰略需求做好規劃布局,選擇若干重點科學領域加強支持,鼓勵科學家自由探索,強化學科建設基礎地位,加強研究能力建設,打造國際先進的科研基礎設施體系。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健全科技資源協調機制,改進和創新科技管理制度,形成對基礎研究的協同支持格局和快速發展的體制機制。要加快人才工作體制機制創新,深入實施各類人才計劃,努力引進和培養世界一流科學家,加大力度支持中青年優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著力造就一支結構合理、勇于創新的科研隊伍。要弘揚科學精神,建設誠信文化,宣傳明德楷模和治學典范,對學術不端行為“零容忍”,構建鼓勵探索、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要加強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推動我國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研究加快趕上世界先進水平。她要求各級政府加大對基礎研究的投入,同時鼓勵企業等社會各方面支持基礎研究,協力開創基礎研究繁榮發展新局面。
萬鋼在講話中總結了近10年來我國基礎研究取得的成績,分析了新時期我國基礎研究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提出了“十二五”我國基礎研究發展的基本思路。一是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為基礎研究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二是要加大基礎研究經費投入,優化資源配置。三是要加強基礎研究前瞻性布局,提升基礎研究原始性創新能力。四是要大力培養創新人才,提升基礎研究隊伍整體水平。五是要營造寬松自由的基礎研究學術環境,倡導敢于質疑、敢于爭鳴、敢于辯論的研討風氣,改進和完善科學技術評價辦法。六是要打造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科學研究實驗平臺,進一步推動國家基礎研究基地建設,鼓勵和支持自主研制科研儀器設備,推動行業和地方基礎研究工作發展。七是要推動基礎研究的開放與交流,加強國際合作。八是要推動基礎研究的科學普及工作,提高全民的科學素養。
會上,科技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王志剛宣讀新建國家重點實驗室文件。來自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和地方科技管理部門的代表進行了典型發言。科技部、中組部、發改委、教育部等有關部門的領導和負責同志,地方科技廳(委、局)負責同志、有關科研院所、高校以及部分專家代表參加會議。
- 2025年世界彈性體科技與工程論壇暨中國橡膠基礎研究研討會將于2025年9月15日在上海舉辦(第一輪通知) 2025-02-21
- 第二十屆中國橡膠基礎研究研討會將于2024年10月18日在太原召開(第一輪通知) 2024-05-09
- 四川大學李乙文/顧志鵬團隊與華西醫院蔣獻團隊:用多酚來提升山椒素的穩定性 - 從基礎研究到產品轉化 2024-02-28
- 我國將實施三大創新型國家建設引智工程 2012-01-10
- 陳宜瑜:培育高水平創新團隊 服務創新型國家建設 2010-08-20
- 修訂科技進步法 建設創新型國家 2007-09-27
- 慕尼黑工業大學Peter Müller-Buschbaum教授團隊 ACS Nano:自支撐導電聚合物薄膜的多功能應用 2024-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