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專家批評中國大學教材滯后學生被動
2011-10-17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經驗對比 德國沒有完整教科書 學生須靠筆記
約阿希姆·利茲告訴記者,在德國,學生必須參與到學習過程中,而且擔任主動的角色。
在德國,學生沒有一本完整的教科書。所有知識都是教授在講課時的內容,學生必須每時每刻地跟上老師,有一些教授,甚至不給學生任何講稿,學生必須自己記筆記。
在德國的大學,老師教學生的是解決問題時的基礎知識,而不是解決方法。學生自己首先要找到解決方法,然后教授才和學生一起討論結果。在這個知識轉換的過程中,學生是主動的。
●專家分析 缺乏外企技能 外語是攔路虎
《福布斯》雜志早前曾指出,中國大學生畢業即失業,許多大學生走上流水線,不是因為白領工作機會匱乏,是因為他們不合格。在華跨國公司最大的煩心事兒就是如何找到合格的人才。
對此,中國國際工商學院助理教授葛定昆告訴記者,英語確實是中國大學生進外企最大的攔路虎,它“抹殺”了近60%的中國大學畢業生。盡管我國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學英語,但真正能用英語工作的卻很少。
張麗賓在接受法制晚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的基礎教育還是很好的,知識掌握得很扎實,基本邏輯思維很強。不過,他們可能學得很好, 但從小沒有實踐的機會,所以在實踐中就會存在一定問題,教材中應多加實踐內容。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中山大學吳丁財/黃榕康/鄭冰娜/王輝團隊 Adv. Mater.:具有長駐留性的可注射多孔炭納米酶水凝膠實現腫瘤的協同治療 2025-07-04
- 廈門大學曹學正教授 Macromolecules:高強高黏超流體動態高分子網絡的仿生設計及跨尺度流變理論模擬揭秘 2025-07-03
- 廈門大學侯旭教授團隊 AFM:具有顏色指示氣體輸運開關閾值的磁響應光子液體門控 2025-07-02
- 《生物質化工與材料》卓越工程師培養教材 2018-04-16
- 國家精品課程主講教材《高分子物理學》出版 2011-07-04
- 2011年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開始申報 2011-05-27
- 中國旅德學者化學化工學會教育部“春暉計劃”德國專家工作團-長安大學交流研討會順利召開 2017-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