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管理能否不再圍繞項目轉——關于“十二五”國家科技計劃管理改革的思考
2011-11-11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科技計劃是政府組織科技創新活動的基本政策工具,在體現和落實國家戰略意圖,有效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密切基礎、應用研發和產業部門、用戶創新關系等方面發揮關鍵的支撐引領作用。政府科技計劃從研發到創新常常要分階段、分步驟決策、組織和實施,涉及創新資源、要素、結構、過程、行為、產出諸多方面,不是簡單的項目管理,還包涵資源管理和能力管理。因此,決策、組織、實施和管理好科技計劃,是一國科技實力和管理水平的主要標志之一。
研發資源配置結構顯著改變亟須管理方式改革創新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科技計劃及管理不斷調整和完善。目前,科技計劃主要包括國家科技計劃、部門及行業科技計劃和地方科技計劃等。根據《第二次全國R&D資源清查公報》,2009年,我國R&D總經費5802.1億元(其中項目經費占78.4%),是2000年的6.5倍。國家財政科技支出3224.9億元(占財政支出的4.2%),政府項目經費共1119.6億元,其中43.2%投向政府研究機構,39.3%投向工業企業,17.5%投向高等院校,科技資源的配置結構發生了顯著改變。
根據《2010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2010年,我國R&D經費投入總量已達7062.6億元,比上年增長21.7%,R&D投入強度達到1.76%這一歷史新高。從資金來源看,政府投入增長幅度超過了企業投入增長幅度。從資金支出看,企業經費支出占比與2000年相比提高了13.4個百分點,說明科技資源在持續向企業集聚,但企業自身的研發投入強度仍然普遍偏低。總體來看,我國財政科技支出穩步增加,全社會R&D經費投入總強度持續加大,但平均水平仍然較低。
科技計劃管理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科技投入大幅增長而資源配置機制和計劃管理方式并沒有做根本性改變。具體表現為:科技計劃項目資助渠道嚴重交叉,單個項目支持力度相對于目標而言不夠,造成重復投入和浪費低效;競爭性經費增長速度遠遠超過穩定性經費增長速度,無序競爭加劇;科研選題習慣于“跟著走”,不適應創新跨越的總體戰略需求和部分領域“領著走”的新形勢;企業面向市場和用戶的優勢在產學研合作中沒有起到真正的引領作用;專家咨詢的質量和公信力缺乏制度和機制保證,一些非主流意見未能得到充分尊重。科技計劃管理還存在一些與科技發展規律及創新型國家建設需求不相適應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需要通過體制機制改革來加以解決。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教育部:賦予科研人員更大預算調劑自主權,切實解決“報銷繁” 2019-04-18
- 國務院關于優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績效若干措施的通知 2018-07-25
- 李克強:重大科學發現都不是“計劃”出來的 2017-07-14
- 港科大楊晶磊教授團隊誠聘研發工程師/博士后、項目助理 - 化學合成、高分子化學、乳液聚合等相關領域 2023-08-15
- 港科大楊晶磊教授團隊誠聘研發工程師/博士后、項目助理 - 化學化工或材料科學相關專業 2023-03-29
- 中科院化學所高分子物理與化學實驗室趙寧課題組博士后和項目聘用招聘啟事 2021-09-13
- 國家科技計劃課題進行網絡視頻驗收試點 2012-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