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明武院士:大學建一流要少些功利主義
2011-12-30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學校要建一流,盡量少引入功利主義,錢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不要以為有錢就可以買到諾貝爾獎。”12月28日晚,湖北省科協主席、華中科技大學原校長樊明武院士在華中科大第二期研究生“學術誠信公約行動”閉幕式上,作了主題為“誠信與我們——創建一流大學的一點想法”的報告。
46歲時職稱相當于講師
樊明武目前是華中科大學術委員會主任。針對科研考核導致出現的學術不端現狀,他回憶說,1989年,他46歲,職稱是工程師,相當于講師。
樊明武1965年從原華中工學院畢業后到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工作。他說,那時科研沒有現在這么多的考核,可以按照個人思路研究,沒有壓力,不用想會出什么成果,也不用想發表論文,更不用想去申報獎項的事,唯一的想法就是把事情做好。
提出建“無污染校園”遭非議
2001年初至2005年初,樊明武任華中科大校長。28日晚,對于該校“何時能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的學生提問,他沒有直接作答。
他回憶,自己任校長時提出建設“沒有學術污染、沒有信譽污染、沒有環境污染”的校園,遭到非議。有人認為太“小兒科”,與建設世界著名高水平大學的目標相比顯得微不足道。
他說,大學校園如果缺乏誠信文化,肯定不是一流,更不是世界一流。學校要建一流,盡量少引入功利主義,錢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不要以為有錢就可以買到諾貝爾獎。教師還是潛下心去老老實實做學問為好。
樊明武認為,“百萬年薪招聘教師”的口號很響,但建設一流大學需要的是一批高水平教師,讓他們在衣、食、住、行方面“體面些”更為實際。
希望學生講真話、做實事
樊明武在報告中說:“我們總是提一些很響亮卻很空洞的空號,而忽視一些小的、實際的東西,不明白客觀世界的進步需要點點滴滴的積累。”
剛當校長沒多久,樊明武早上晨練,發現圖書館門前很多學生排隊搶座位,了解到系學校教室緊張所致。在學校財力有限的情況下,他主張先建教學樓。
28日晚,得知該校目前能容納上萬人的兩棟教學樓都是樊明武做校長時建的,現場數百名學生自發地鼓起了掌。
“人生最可悲的,不是一次考試的失敗,不是一次希望的破滅,而是沒有希望、沒有目標。”在談自己的人生感受時,樊明武希望學生能講真話、做實事。“真話是最難講也是最難聽的,但實質是最爽、最有益的”。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首屆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國學科評級結果揭曉 | 以學科分類來衡量世界一流大學 2020-07-23
- 雙一流大學2000-2018年度國家三大獎統計情況 2019-06-28
- “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排行榜”首次發布 2018-05-29
- 人民日報:培養世界級大師向短期功利主義說“不” 2015-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