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密直播全婐app免费大渔直播,国产av成人无码免费视频,男女同房做爰全过程高潮,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搜索:  
大學管理從“心”開始
2012-01-30  來源:光明日報
關鍵詞:大學管理
錢學森之問已眾所周知,但是大學為什么還是培養不出科學技術發明創造人才?杰出人才為什么老是“冒”不出呢?這對不少人來說是個謎,其中包括各級教育管理與決策者。
 
怎樣的模式有利于杰出人才的培養?我認為錢學森之問與孟二冬精神恰好可以形成一對問答,孟二冬精神即“獨立思考、自由探索、追求真知、淡泊名利、甘于寂寞、潛心治學”的精神,這是回答錢學森之問的一個思考方向。然而,現在的問題恰恰是,我們的大學管理制度不利于普通教師踐行這種精神,或者說不激勵大學學人以這樣的方式去生活。
 
大學管理的行政模式是條歧路
 
大學不注重學術價值,而重視經濟、政治價值,這使大學偏離了本原,走入了誤區。
 
中國現代大學誕生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我們先學習日本的先進經驗,再學習歐洲的辦學理念,后來以美國為主要的學習對象。中國大學在1917年之后,逐漸融入了世界大學發展的主流,從1917至1925年、1928至1937年、1937至1946年,中國大學發展先后出現幾個小高峰,杰出代表是蔡元培任校長時期的北京大學、郭秉文任校長時期的東南大學、梅貽琦任校長時期的清華大學和西南聯大。
 
自1949年以來,中國高校管理以“前蘇聯”為模仿對象,引進行政管理模式,逐漸脫離了世界大學發展的主流。這一源頭應回溯到孫中山效仿“前蘇聯”模式,建立了廣東大學,后來改名為中山大學,并形成了“黨化教育”模式,受到了胡適、陶行知等人的批評。1928年國民政府開始反對“黨化教育”,轉而提倡“三民主義”教育模式。但這一大學與行政緊密結合的模式,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后得到了廣泛推廣。
 
1952年,中國進行了高等院校院系調整,逐漸形成了偏重理工學科、輕視人文學科,偏重大學的經濟和政治工具功能,輕視大學的人文功能的局面。
 
二十世紀80年代是一個比較活躍的年代。1985年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出臺,提出了中國大學的權力過度集中的問題。隨后,很多學校進行了改革嘗試,取得了一定成效。自1991年以來,大學的行政化沒有減輕反而加重了,更多地將大學定位為官僚機構或工廠,這樣的體制自然難以培養出學術大師。
 
上世紀90年代后期,一些高校和高等教育管理部門找到了一種新的模式,即以工程、項目、課題的方式管理大學。這種管理方式表面上看很有效率,但實際上對大學構成了深層次的損傷。因為,這種模式使學人直接受到行政部門的干預,學人的自主性被系在一個個掌權、掌錢的外行人手里。
 
在2008年的時候,原香港中文大學校長金耀基先生曾對我說:北京大學曾經與美國大學是同步的。1917年,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學改革的時候,北京大學的發展是和美國大學處在同一起跑線上的。西南聯大也曾經步入世界大學前沿。但現在,內地大學和美國頂尖大學的差距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這個差距是什么原因導致的?我想主要在于:大學制度的行政化與大學內在價值的丟失。
 
大學不注重學術價值,而重視經濟、政治價值,這使大學偏離了本原,走入了誤區。
 
大學本應承載三重價值,即學人的精神家園,學業和職業的基礎,成人和幸福的基石。
 
近年來,有些學生一入校,就探討將來的職業和收入問題,只注重職業與就業功能。就業當然很重要,但如果只是關注這一方面,未能在內在精神上成為真正的大學人,未免太過片面和狹窄,也太浪費青春。大學太過行政化,會導致大學精神的缺失,而精神的缺失使大學不能很好地完成成人的功能。因此,大學的發展要遵從其自身的內在生成規律。
 
中國大學發展現狀,從外部環境來看,有四種跡象嚴重影響著中國大學的發展:第一,高等教育頂端外移,越來越多的優秀高中生直接就讀世界尖端大學本科、研究生。2009年有1萬多名中學生選擇不參加高考,直接出國。第二,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高校的規模不斷擴大,但杰出教師并不多見。第三,創新能力難以提升。根據洛桑年度報告,中國科技創新能力在世界上處于中等水平。第四,評價方式單一,高校之間難以形成公平競爭。現在學生入學僅憑高考分數,很難做到教學適宜,應該在高校和學生之間建立雙向選擇關系。
 
從內部發展來看,大學存在著五大突出問題:第一,真偽難辨。真研究還是假研究?真學歷還是假學歷?類似問題層出不窮,大學公信力下降。第二,錢權橫行。大學里,能拿到科研經費的人比踏踏實實做研究的人往往處于更好的位置,真正做教學和研究的人反而很難拿到經費。第三,虛實不分。有的教師認真教學、專心科研,有的教師頭頂各種名譽招搖,哪種教師對大學的發展有實質貢獻值得我們深思。第四,批判無力。有一次,我參加研究生開題會,一位老師給學生論文提出一些意見,學生就非常激動地認為,這位老師對他有意見。現在老師都不能批評學生,那么在老師之間還能互相批評嗎?老師還能批評校領導嗎?在這種的風氣之下,學術研究怎么能進步?第五,閉門自慰。關起門來看自己的學校年年有進步,人才是學校發展的指標,在發展過程中缺乏橫向和縱向比較。所以,我們要積極推動全國各地的學校做校史工作,這樣會有利于各個學校以史為鑒,認清現狀。
[1]  [2]  [3]  [4]  [5]  [下一頁]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打印】【關閉
相關新聞
  • 暫無相關新聞

誠邀關注高分子科技

群英聚首承擔項目
更多>>科教新聞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陆良县| 建平县| 磴口县| 阳春市| 江孜县| 曲阳县| 陆河县| 白沙| 垦利县| 岐山县| 湘西| 濮阳县| 黄冈市| 玉林市| 甘肃省| 乌苏市| 清苑县| 泗洪县| 江津市| 沭阳县| 平泉县| 大港区| 宜黄县| 古田县| 桦甸市| 苍山县| 兴化市| 民丰县| 萨嘎县| 普格县| 延安市| 吉木萨尔县| 宁远县| 吐鲁番市| 金塔县| 镇康县| 如东县| 仙居县| 滦南县| 葵青区| 永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