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機“復制”宇宙飛船
2012-04-13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正在研究一項被稱為“未來3D打印宇宙飛船”的技術,擁有了可3D打印的各種空間飛行器是個巨大的科技突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探索能否通過“打印復制”出廉價的機器人宇宙飛船,配備上相關的電子設備對宇宙進行探索,該想法如果成功實現,那將是對空間探索領域革命性的突破。目前,可打印的各種電子器件已經被大眾所熟知,它們由噴墨打印機使用特殊的液體“復制”出導電通道、晶體管、電路甚至是光伏電池,比如Kapton薄膜就是一種聚酰亞胺薄膜,是性能非常好的絕緣材料,其由杜邦集團生產,可在較大的溫度變化范圍內保持穩定性。
通過這個技術,科學家就能“復制”出供機器人宇宙飛船使用的大量電子設備,包括了在探索天體途中使用到的各種傳感器,比如科學信息收集設備、數據處理、下行傳輸數據鏈以及通信系統。根據位于加利福利亞州帕薩迪納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科學家坎德拉·舒爾特介紹:對于可3D打印的宇宙飛船,較為瘋狂的一點是,即沒有任何結構可言,整艘宇宙飛船基本上就是一張紙。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哈佛醫學院Y. Shrike Zhang教授課題組AM:以智能手機為平臺的便攜式數字光處理3D打印機 2021-07-20
- 多倫多大學開發出可快速修復深度傷口的手持式皮膚3D打印機 2018-05-08
- 湖南大學研發出可定制血管組織的生物3D打印機 2016-07-20
- 香港城市大學王鉆開教授和香港浸會大學任康寧博士等《PNAS》:彈性裂縫工藝復制任意三維層級結構 2019-11-19
- 福州大學鄭遠輝教授課題組在不可復制防偽標簽的制備取得新進展 2019-10-22
- 我國光學薄膜精密微復制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2017-11-14
- 過程工程所白碩研究員團隊 AM:開發具有運動不敏感特性和機械魯棒性的雙連續相導電水凝膠電極-為可穿戴生物電子設備帶來突破性進步 2024-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