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頻發腐敗窩案 百余211學校無一財務公開
2012-04-18 來源:中國青年報
近一個月內,長春大學師生茶余飯后議論著該校原副校長門樹廷受賄一案:2003年至2011年間,門樹廷利用自己負責學校后勤和基建的職務之便,索取和收受他人賄賂939萬余元。長春市中級人民法院以受賄罪判處門樹廷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沒收財產100萬元。
長春大學的很多同學看到媒體相關報道后,紛紛在人人網上轉發。該校大二學生李月(化名)在網上把案件來龍去脈了解清楚后有些氣憤:“學校這么窮,沒想到副校長能受賄近千萬元!”
門樹廷一案并非個案。這幾年頻頻有高校領導,尤其是主管后勤和基建的領導,被曝貪污,隨后牽出一系列相關部門的人員。“高校腐敗窩”一度成為流行詞。
高校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清水衙門”。近幾年來,隨著高校招生和基建規模不斷擴大,經費來源多元化,加之其自主決策權擴大、更廣泛地參與市場經濟等因素,高校的經費大幅增加,但是原有的高校財務管理和監督機制相對落后,跟不上經費增長的步伐。
個人富得流油,學校整體寒酸
2011年底,門樹廷東窗事發,與其相關的長春大學后勤系統10余人牽連其中。在任職期間,門樹廷利用學校日常工作、建設長春大學過街天橋、綜合樓、教輔樓等基建項目,為他人謀取利益,索取和收受他人所送現金并接受他人出資為其家別墅裝修。
與門樹廷受賄近千萬元“富得流油”相對應的,則是學校整體的“寒酸”。李月的同學普遍認為學校很窮,軟硬件不如其他省屬高校。比如,去年系里獲獎學金的同學被輔導員告知,學校現在拿不出錢,要拖欠一個學期,才能發放。而且,“學校公寓很緊張,如果宿舍衛生打掃不好,就有可能被分到人數多、環境差的寢室住”。
長春大學一位教師則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門樹廷分管學校后勤和基建后,許諾為全校教職工集資建房。如今,十幾年過去了,集資建房徹底成為泡影。看著其他省屬高校教師可以集資建房,這位老師甚是羨慕。
與經濟上的損失相比,學校的名聲更受影響。“他拿著學校的資金和資源去交換,學校的經濟和名譽都受到巨大損失。”這位老師說。
據了解,高校經濟犯罪案件大多集中在基建、招生、采購、財務、招生等環節。犯罪主體以校領導、主管財務人員、后勤基建及采購領域的管理人員居多,并呈現出窩案、串案的共同特點。
一位代理過多起高校腐敗案件但不愿透露姓名的律師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高校領導和相關部門人員貪污受賄多采用“文明”手段,諸如以“發獎金”、“慰問老干部”等為由,并存以法不責眾的心理,美其名曰為“集體福利”。
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以倡導“公車革命”為公眾所知。他分析,高校領導干部有了權力,如果不進行約束,就會產生腐敗。很多人因利益驅動,盯上了分管后勤和基建的副校長手中的權。某些意志不堅定的副校長面對走馬燈似的送禮的人,很容易動搖。“收小錢沒人發現,便會有恃無恐”,葉青惋惜地說,高校里一些原來搞學術的人,當官有了權力后,不做學問,而是陷入腐敗的泥潭。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陜科大羅曉民/劉新華/姜慧娥等《Food Chem.》:基于可按需調控的AIE自組裝體的紙基熒光材料用于海鮮腐敗可視化實時監測 2023-08-06
- 科研人員頻現腐敗門 揭秘科研經費流失路線 2015-07-09
- 評論:消除高校腐敗要打破“權力通吃” 2015-02-25
- 誠聘教授、副教授 - 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南京林業大學中比先進生物醫用材料聯合實驗室 2022-05-02
- 南開大學化學學院劉遵峰教授擬招收2022年海外一流高校優秀本科畢業生直接攻讀博士生、以及招聘博士后若干 2022-04-21
- 教育部公布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 202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