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西安交大的“學術特區”,前沿院自2010年12月正式成立以來,通過創新科研體制和管理辦法,在人才引進、學科交叉融合、成果產出、學生培養等各方面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
西安交通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鄭南寧說,前沿科學技術研究院是西安交大為了適應海外優秀人才快速向學校聚集的新形勢,及借此加快建設世界高水平大學的進程而成立的一所涵蓋物理、化學、生物、生命科學、基礎醫學、材料科學等多門基礎學科領域的大型綜合性研究機構。目標是在較短時間內將前沿院建設成一個具有鮮明學科交叉特色、擁有世界一流研究水準的基礎科學研究院,同時為我國實現科研體制改革的國家戰略目標提供試點和經驗。
談及建立前沿院的初衷,西安交大黨委書記王建華說,學校以往也引進過不少海外人才,但效果都不是十分理想,這里面有文化差異的原因,但體制方面的問題可能是最大的。由此我們反思得出,必須在科研體制、人事體制方面做出大的變革。這就是建設“學術特區”、成立前沿院的出發點,建立一個全新的特區,形成一套新的體制機制,讓所有的人都有機會發揮他們的作用,并以此來吸引優秀的科學家。
據前沿院院長任曉兵介紹,前沿院采用和國際接軌的高效科研管理體制,是一套能使前沿院的所有科研人員都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創造力和主導作用的管理辦法。這個機制充分發揮國際知名學者的領軍作用、同時激勵青年學者快速成長為國家級人才并具有國際能見度,使所有的人都不存在成長的上限。其核心就是tenure-track的人事體制以及為每個科研人員配備與其科研水準相關的獨立的物理空間和相應的建設經費的扁平化的管理模式。
前沿院給每個科研人員配備與其國際影響力成比例(和年齡和資歷無關)的實驗室空間和科研平臺建設費以保證每個人的獨立性和自主性。這一體制迥異于中國科學界標準的金字塔式的“科研梯隊”體制。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發揮青年學者的才能,避免在最有創造性的20至40歲的黃金年齡段處于被動的“跑龍套”和“抬轎子”的地位。
前沿院還面向校內外、國內外公開選拔優秀學生。不同的是,前沿院的學生更早進入科研工作,獨立科研能力很強。
拿任曉兵主持的多學科材料研究中心來說,這里沒有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模式,而是強調導師引導學生進行獨立的“野外狩獵訓練”,為學生提供參與一流國際競爭的研究氛圍。
前沿院實行的這種科研管理體制的效果已經開始顯現,不僅吸引了一批海內外知名的專家學者加盟,而且已產生了一批國際一流的科研成果,在國際一流刊物上發表一批高水平的科研論文,還獲得了國家級獎勵,申請到國家級重大項目。
在人才引進方面,前沿院已經引進的海外一流學者覆蓋校內多個學科,使得西安交大相關基礎學科的科研實力得到顯著增強。與此同時,前沿院在引才納才過程中,為其他相關學科尋找和推薦了許多適合學科發展需要的優秀人才。
在學科發展方面,前沿院多學科交叉融合的特點,與校內其他學科開展了包括聯合申報課題、加強實驗室建設等多方面合作,努力發現新的學科增長點,尋找新的研究方向,共同產出更多的科研成果。
談及未來,任曉兵這樣描繪:“我們希望通過機制的創新,吸引全世界最優秀的學者來前沿院,把前沿院建成世界級人才聚集地和國際一流的綜合性研究院。”
- “學術特區”:能否打破人才培養瓶頸 2010-06-23
- 西安交大張志成教授、高登峰教授 AFM:自由體積和能帶結構協同調控助力聚合物電介質高儲能性能 2025-05-11
- 西安交大成一龍/初大可團隊 AFM:Tempo功能化不對稱功能水凝膠用于組織/器官損傷修復 2025-05-07
- 西安交大張志成教授團隊 Adv. Mater.: 在柔性壓電聚合物領域取得新進展 202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