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日,應張立群教授邀請,美國阿克隆大學核磁中心主任郭鳴明教授和對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Andre Lee教授,對北京化工大學先進彈性體材料研究中心進行了訪問,并分別為大家作了題為“In situ 1H NMR Investigation of RAFT polymerization and copolymerization of water soluble polymers in water near room temperature”和“Isomeric Effect on Physical and Thermal Characteristics of Phenylethynylphthalimide POSS”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張立群教授主持,材料學院名譽院長余鼎聲教授、李齊方教授、王文才教授、徐日煒副教授、訪問教授馮浩教授,校核磁中心主任郭燦雄教授等教師及研究生出席了報告會。
郭教授首先向大家介紹了美國阿克隆大學核磁中心,然后郭教授用一系列的實驗數據簡單的介紹了他用1H NMR來研究由偶氮二異丁氰引發的苯乙烯可逆加成-斷裂鏈轉移的聚合反應,通過一系列的實驗可以發現,在引發RAFT的聚合因子消耗周期內,聚合反應是有明顯的選擇性的。兩個加成—斷裂過程具有不同的活化速率常數也可以通過1H NMR觀察到。郭教授詳細介紹了應用RAFT的方法合成水溶性的聚合物和在室溫下、水中合成嵌段共聚物,并且可以用1H NMR來觀察聚合中各物質從濃度為100%、反應時間從0s開始的變化過程。同時,他們還使用DOSY觀察分子量的變化。最后,郭教授回答了老師和同學們提出的問題。
Lee教授從分子結構入手,向大家介紹了由縮聚反應生成的芳香族熱塑性聚合物具有優異的耐高溫性、耐化學腐蝕性以及很高的物理機械強度,其在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方面、航空航天領域、電子及自動化領域等具有廣泛的應用。但由于分子結構中苯環的作用,其溶解性差、熱轉變溫度高,致使加工困難。通過分子異構化的作用,對芳香聚合物的加工性能進行改善。研究了官能團在苯環上的位置不同對加工性能的影響;并合成了一系列的PEPI-POSS,通過1H NMR對其結構進行分析,并研究了順式和反式結構的同分異構體對材料物理機械性能、熱性能的影響。最后,Lee教授回答了老師和同學們提出的問題。
Lee教授于1987年獲得Illinois Urbana-Champaign大學博士學位,曾擔任美國洛克希德航空系統公司經理。1991年進入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官能團重組理論、聚合物玻璃化轉變溫度、粘彈性、耐高溫性以及電子組裝材料方面等的研究。近年來,Lee教授主要從事有機-無機雜化納米材料的合成、加工及性能表征的研究。
- 美國范德堡大學Pintauro教授學術報告會成功舉辦 2019-12-24
- 埃及Ahmed A. Taha博士到北京化工大學作學術報告 2019-01-09
- 埃及Hossam El-Sayed Emam Soliman教授到北京化工大學作學術報告 2019-01-07
- 北京化工大學胡君教授團隊 Small:兼具高拉伸與穩固界面性的一體化拉脹導電彈性體復合材料 2025-05-18
- 北京化工大學汪曉東教授團隊 Nano-Micro Lett.: 碳化聚酰亞胺/凱夫拉纖維/氧化石墨烯@ZIF-67雙向復合氣凝膠封裝相變材料實現多重能量轉換與電磁屏蔽 2025-04-28
- 北京化工大學楊丹教授 Nano Energy:基于強界面結合力的自供電整體自愈合介電彈性體致動器 2025-04-22
- 阿克隆大學與青科大簽署新聯合培養碩士項目協議 2016-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