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籌兼顧——
教育科學發展的根本方法
在推進教育科學發展的道路上,中國教育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注重統籌兼顧教育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普及與提高、公平與效率、大眾化與精英教育、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等關系
新一輪的教育改革,從藍圖謀劃到全面實施,因其所面臨的特殊內外部環境,始終注重統籌兼顧、科學發展。
當前,中國正站在從初步實現小康向全面實現小康邁進的歷史節點上,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社會從生存型向發展型轉變,這對教育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全社會對教育問題的關注度、敏感度、期望值空前提高,教育改革面臨更為紛繁復雜的外部環境。
當前,中國教育正站在從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人力資源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邁進的歷史節點上,教育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更為明顯:有學上的問題初步解決,上好學的問題成為突出矛盾;高等教育大眾化初步實現,人民渴望接受優質教育與優質教育資源不足的矛盾開始凸現;普及與提高、公平與效率、大眾化與精英化等多對矛盾同時并存,對教育改革提出了巨大考驗和挑戰。改革的任務更為艱巨,改革的形勢更為緊迫,改革的矛盾更為突出,中國教育進入挑戰與機遇并存的戰略機遇期、改革攻堅期。
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道路上,中國教育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注重統籌兼顧教育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普及與提高、公平與效率、大眾化與精英化、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等關系。
統籌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沒有教育的科學發展,就不會有人的全面發展,也就難以實現經濟社會的科學發展,教育科學發展是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的重要基礎和先決條件,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則為教育科學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和支撐。各級黨委、政府統籌兼顧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推動教育發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以教育發展服務、引領、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國上下呈現出教育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統籌發展的良好態勢。
統籌普及與提高。教育規劃綱要把提高質量作為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務,一手抓好教育普及,力爭實現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一手抓好質量提高,努力提供更加豐富的優質教育。學前教育的普及與提高同步推進,在加快實現基本普及目標的同時,不斷提高保教水平、辦園質量,保障幼兒健康快樂成長;義務教育全面實現“兩基”目標,進入提高質量、均衡發展的新階段,但不少地方仍面臨鞏固普及成果、不讓一個學生失學的重任;職業教育在不斷擴大辦學規模的同時把提高質量作為重點,著力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增強職業教育吸引力;高等教育實現從精英教育向大眾化的跨越式發展,進入全面提高質量的新階段,全面提高質量和進一步提高大眾化水平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共同推動我國從高等教育大國向高等教育強國邁進。
統籌公平與效率。教育規劃綱要旗幟鮮明地將促進公平作為國家基本教育政策,強調普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從教育機會、資源配置、受教育權利等方面,確保教育改革朝著公平的方向前進。同時,在堅持教育公益性普惠性的前提下,中國教育著眼于提高效率,進行卓有成效的探索創新:將民辦教育作為教育事業新的增長點,鼓勵和引導民間資金發展民辦教育,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教育需求;建立一批“2011協同創新中心”,有效聚集創新要素和資源,產出一批重大標志性成果,服務創新型國家建設。
統籌長遠謀劃與近期發展、整體部署與尊重基層創新。中國幅員遼闊、地區之間千差萬別,教育發展又千頭萬緒、錯綜復雜,教育規劃綱要充分考慮改革的復雜性、多樣性,把當前發展與長遠發展相結合,整體推進與因地制宜相結合,統籌謀劃、有序推進。兩年來,教育改革一手抓長遠規劃,針對長期積累的體制機制矛盾,有計劃地攻堅克難,分階段破解難題;一手抓近期任務,針對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優先列入日程、及早啟動改革,早日讓人民群眾得實惠。在注重整體部署、頂層設計的同時,堅持因地制宜,鼓勵各地各校大膽試驗,充分發揮地方、學校和師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形成你追我趕、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改革新氣象。
教育發展必須建立在科學發展基礎之上,同樣,教育改革也必須在科學理念的指引下穩步推進,這是教育規劃綱要實施兩年來的實踐給予我們的啟示,也是中國教育未來改革發展的力量源泉。教育規劃綱要為教育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沿著教育規劃綱要勾勒出的路線圖,中國教育正向著輝煌的目標奮勇前行。
- 工程和材料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評估結果公布 2012-12-20
- 《科學》設立探索性指導獎 鼓勵科學教育創新 2011-01-07
- 盧嘉錫科學教育基金會頒發優秀導師獎和優秀研究生獎 2010-12-16
- 中科院“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發布 提出60項重大突破 2016-09-02
- 《國家大學科技園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發布 2011-09-01
- 科技部印發國家大學科技園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 2011-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