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分離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在天津工業大學掛牌
2012-09-06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2012年9月4日,膜分離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在天津工業大學掛牌成立。該中心由天津工業大學牽頭,由天津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天津大學、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國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設計院及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組成。該中心的成立,旨在促進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在人才培養、平臺建設、科學研究等方面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產、學、研、用協同創新,以掌握世界一流膜分離技術,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滿足國家重大戰略需求。
該中心以國家重點學科和國家重點實驗室為依托,現有科研用房7000平方米,各種儀器設備總值約1億元,廠房建筑面積超過13,000平方米,擁有10條紡絲設備和生產線、4條自動化的澆鑄生產線、數十套現代化的膜性能檢測設備以及所需的研發中心、營銷中心、設計中心、工程中心、運營管理與服務中心等配套設施。在人才隊伍建設和學生培養方面,中心以目前天津工業大學的膜分離技術創新團隊為基礎,結合各參與單位在膜材料、膜過程、膜裝備等方面的優勢資源,跨單位、跨學科形成“創新集群”,建立相對完整的學術梯隊、研發梯隊和產業化人才隊伍。膜分離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由一個中心機構統一管理,成員在分工與協作、集中與分散的合作過程中充分利用各自的技術優勢,解決各自最有能力解決的問題,成員可分享所有合作成果。
該中心以國家重點學科和國家重點實驗室為依托,現有科研用房7000平方米,各種儀器設備總值約1億元,廠房建筑面積超過13,000平方米,擁有10條紡絲設備和生產線、4條自動化的澆鑄生產線、數十套現代化的膜性能檢測設備以及所需的研發中心、營銷中心、設計中心、工程中心、運營管理與服務中心等配套設施。在人才隊伍建設和學生培養方面,中心以目前天津工業大學的膜分離技術創新團隊為基礎,結合各參與單位在膜材料、膜過程、膜裝備等方面的優勢資源,跨單位、跨學科形成“創新集群”,建立相對完整的學術梯隊、研發梯隊和產業化人才隊伍。膜分離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由一個中心機構統一管理,成員在分工與協作、集中與分散的合作過程中充分利用各自的技術優勢,解決各自最有能力解決的問題,成員可分享所有合作成果。
目前,協同創新中心立足于國家及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特別是對解決污水與廢水處理與資源化、海水淡化與資源化的核心技術的迫切需求,設定了膜材料與制備技術、膜分離過程、膜集成裝備及應用技術、膜分離技術的評價與安全(運行維護技術)四大研究方向。
未來,該中心將通過從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到應用研究,從實驗室研究、工程工藝研究到大型裝備、示范工程等產業化研究,從前沿性科研成果的原始創新到技術(成果)產業化(孵化),從膜材料-膜過程-膜裝備-膜評價與標準,建立高校內部、高校之間、高校與企業之間、高校與地方政府之間以及高校與國外著名膜研究單位之間的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和成果轉化(孵化)體制,形成完整的產學研用良性循環、具備持續創新能力的產業鏈(體系),取得一批世界一流水平的科研成果,打破發達國家在部分高端膜分離技術領域的壟斷地位,使我國躋身世界一流膜技術國家行列。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蘇州大學—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協同創新中心劉忠范—孫靖宇課題組博士后與科研助理招聘啟事 2021-03-08
- 蘇州大學與創始集團共建水凝膠材料協同創新中心 2019-01-24
- 教育部公布了首批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名單 2018-12-14
- 天津工業大學林童教授團隊 AFM:仿生彎曲狹縫結構開發高性能納米纖維聲電器件 2025-06-02
- 天津工業大學張擁軍/張巖團隊 CEJ:仿蛛絲強黏韌共晶凝膠纖維 2025-02-27
- 天津工業大學高輝教授團隊 Nano Today:利用GalNAc衍生的納米平臺阻斷Fn-宿主細胞相互作用以增強結直腸癌的化療效果 2024-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