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諸多問題成為科研領域長期的期待和訴求。為著力解決當前科技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日前正式發布的《關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將改革科技管理體制列為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5大重點任務之一。
在首都科技界學習貫徹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報告會上,科技部部長萬鋼介紹了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重點任務和相應政策。他指出:“完善科技管理、提高科技資源的投入產出效率,是加快科技改革發展的一項重大而緊迫任務。”
科技管理體制改革改什么、怎么改?《意見》將其分解為四項內容:
——加強科技宏觀統籌。完善統籌協調的科技宏觀決策體系,建立健全國家科技重大決策機制,完善中央與地方之間、科技相關部門之間、科技部門與其他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機制。探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舉國體制,完善重大戰略性科技任務的組織方式。
——推進科技項目管理改革。強調公開透明、公平公正、科學評價。從需求征集、評審立項、過程管理、監督評估等重點環節加強改革。完善項目評審機制,保證科研人員科研時間。
——完善科技經費管理制度。健全競爭性經費和穩定性經費相協調的投入機制,完善課題間接成本補償機制;強化經費使用監管,健全問責機制。
——深化科技評價和獎勵制度改革。根據不同類型科技活動特點,加強分類評價和監督評估,完善公開提名、科學評議、實踐檢驗、公信度高的科技獎勵制度,減少數量,提高質量。
科技部辦公廳調研室主任胥和平表示,近年來,科技部圍繞計劃管理、經費管理等推進了一系列改革,《意見》進一步明確和強化了相關的政策,使之更為透徹明晰。
“十二五”期間,科技部在“十一五”實現科技項目網上“一站式”申報的基礎上,全面推進國家科技項目網絡視頻答辯和評審。自2011年5月起, 973計劃、863計劃、科技支撐計劃等都逐步以視頻方式評審。“計劃管理方面,項目視頻評審、建立備選項目庫等已經實施的措施在《意見》中得到延續,同時《意見》提出完善國家科技項目管理的法人責任制”。
科研經費到位慢、科技經費分配“見物不見人”“缺乏績效激勵機制”等是科技界過去反映較多的“老大難”問題。對此,“十二五”科技經費改革出臺了一系列重大舉措,比如建立經費預撥機制、間接成本補償機制等,受到科技界好評。“間接成本補償等措施也都寫進了《意見》中,在加強經費監管方面,《意見》明確提出健全科技項目管理問責機制,依法公開問責情況。”
評價體系和獎勵制度改革關系到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切身利益,科學合理的科技評價和獎勵制度是激發科研人員創造活力的關鍵措施。胥和平坦言,《意見》制訂過程中,圍繞科技評價和獎勵改革展開了熱烈的討論,焦點集中在評價改革,因為獎勵是評價的自然延伸。
在評價方面,《意見》明確提出,根據不同類型科技活動特點,注重科技創新質量和實際貢獻,制訂導向明確、激勵約束并重的評價標準和方法。基礎研究以同行評價為主,特別要加強國際同行評價,著重評價成果的科學價值;應用研究由用戶和專家等相關第三方評價,著重評價目標完成情況、成果轉化情況以及技術成果的突破性和帶動性;產業化開發由市場和用戶評價,著重評價對產業發展的實質貢獻。建立評價專家責任制度和信息公開制度。
“評價改革的目的就是讓評價體系適合各類科研活動的規律,從德、才、效、能各個方面綜合進行評價,改變過去簡單地將論文、項目數量和待遇、職稱等直接掛鉤的做法”。胥和平表示。
在獎勵方面,《意見》提出要改革完善國家科技獎勵制度,建立公開提名、科學評議、實踐檢驗、公信度高的科技獎勵機制。提高獎勵質量,減少數量,適當延長報獎成果的應用年限。重點獎勵重大科技貢獻和杰出科技人才,強化對青年科技人才的獎勵導向。根據不同獎項的特點完善評審標準和辦法,增加評審過程透明度。探索科技獎勵的同行提名制。支持和規范社會力量設獎。
- 教育部:關于高校科技管理研究會2011年學術年會的通知 2011-10-13
- 關于高等學校科技管理研究會2011年學術(雙)年會征文通知 2011-01-04
- 2010年度高校科技管理研究會常務理事會議召開 2010-07-29
- 十年保持5個點:數說北京科技投入 2012-06-25
- 科技投入增量應惠及更多科研人員 2011-12-08
- 印度大幅增加科技投入 201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