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生赴美留學:趨勢看好 難度增加
2012-11-22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美國國務院教育和文化事務局與美國駐華使領館,日前對外發布了2011/2012年度“開放門戶報告”。報告顯示,中國留學生再次領跑赴美國際學生人數排行榜。去年一年,中國赴美留學生達19.4萬人,連續第三年成為美國最大的國際學生生源國。
這份由美國國際教育學會編纂的《門戶開放報告》顯示,2011至2012學年,中國(不含港澳臺地區)赴美留學生為194029人,比2011年度的15.7萬人增長了23%。除中國留學生外,印度、韓國、沙特阿拉伯和加拿大分別占據美國國際生源第二至第五的位置。
針對這一趨勢,留學機構“金東方國際教育文化交流中心”技術總監、首席咨詢師張偉用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預測,在多重利好政策鼓勵下,今年中國學生赴美留學總數有望突破22萬人次。
張偉用認為,龐大的留學生群體,不僅為美國的科學技術研究作出了貢獻,給美國的課堂帶去了國際視野,更對美國經濟作出了積極貢獻。據美國國際教育學會統計,2011至2012學年,國際學生為美國貢獻了超過227億美元的經濟效益,其中最大的推動力量是中國留學生。
“美國政府對中國留學生的重視,以及接連出臺的簽證放松政策,是最近3年來中國赴美留學生總數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張偉用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奧巴馬成功連任美國總統,對于正在申請或準備申請赴美留學的中國學生來說,是一個利好信號。因為這意味著,奧巴馬在過去4年內施行的一系列有關中美教育的利好政策將會得到延續。”
奧巴馬一向看重留學生對于中美關系的影響。2009年11月訪華時,奧巴馬曾宣布將實施“十萬強計劃”,推動在未來四年(2010年~2013年)內選派10萬名美國學生到中國留學,以加深美中交流。
近年來,美國接連放松赴美留學簽證條件。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今年2月宣布,包括持有F(學生)、J(交流訪問者)、M(非學術學生)等七類美國簽證的人員,如其赴美簽證失效不足4年,再次申請同類簽證時可不必面談,即可取得續簽。美國移民執法局(ICE)今年也宣布,擴大科學、技術、工程、數學領域外國留學生在美延長實習期限的適用范圍,新增了50個專業。根據新修訂的美國OPT計劃(短期實習計劃),外國學生從美國大學畢業后,可繼續以學生身份在美工作實習12個月;而美國移民執法局公布目錄上入選專業的畢業生,可在美OPT長達29個月,有更為充裕的時間申請工作簽證,轉換移民身份。
這份由美國國際教育學會編纂的《門戶開放報告》顯示,2011至2012學年,中國(不含港澳臺地區)赴美留學生為194029人,比2011年度的15.7萬人增長了23%。除中國留學生外,印度、韓國、沙特阿拉伯和加拿大分別占據美國國際生源第二至第五的位置。
針對這一趨勢,留學機構“金東方國際教育文化交流中心”技術總監、首席咨詢師張偉用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預測,在多重利好政策鼓勵下,今年中國學生赴美留學總數有望突破22萬人次。
張偉用認為,龐大的留學生群體,不僅為美國的科學技術研究作出了貢獻,給美國的課堂帶去了國際視野,更對美國經濟作出了積極貢獻。據美國國際教育學會統計,2011至2012學年,國際學生為美國貢獻了超過227億美元的經濟效益,其中最大的推動力量是中國留學生。
“美國政府對中國留學生的重視,以及接連出臺的簽證放松政策,是最近3年來中國赴美留學生總數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張偉用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奧巴馬成功連任美國總統,對于正在申請或準備申請赴美留學的中國學生來說,是一個利好信號。因為這意味著,奧巴馬在過去4年內施行的一系列有關中美教育的利好政策將會得到延續。”
奧巴馬一向看重留學生對于中美關系的影響。2009年11月訪華時,奧巴馬曾宣布將實施“十萬強計劃”,推動在未來四年(2010年~2013年)內選派10萬名美國學生到中國留學,以加深美中交流。
近年來,美國接連放松赴美留學簽證條件。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今年2月宣布,包括持有F(學生)、J(交流訪問者)、M(非學術學生)等七類美國簽證的人員,如其赴美簽證失效不足4年,再次申請同類簽證時可不必面談,即可取得續簽。美國移民執法局(ICE)今年也宣布,擴大科學、技術、工程、數學領域外國留學生在美延長實習期限的適用范圍,新增了50個專業。根據新修訂的美國OPT計劃(短期實習計劃),外國學生從美國大學畢業后,可繼續以學生身份在美工作實習12個月;而美國移民執法局公布目錄上入選專業的畢業生,可在美OPT長達29個月,有更為充裕的時間申請工作簽證,轉換移民身份。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Hou)
相關新聞
- 中國工程院 | “工程科技學術研討會 - 高分子材料回收循環與可持續發展”將于2025年6月20日于成都召開 2025-05-12
- 中國科大龔興龍教授團隊 IJMS:考慮多種影響因素下的磁流變阻尼器本構優化建模 2025-05-09
- 中國科大張青川教授、吳尚犬教授團隊 Nano Lett.:通過細胞的“自我激勵”高效生產功能性sEV 2025-05-08
- 法國里昂一大與國家留學基金委(CSC)2021年度合作項目招收化學建模/高分子材料/材料工程方向博士生 2021-03-03
- 《中國留學生白皮書》揭秘留學才知道的50個事實 2019-11-04
- 普林斯頓大學中國招生官:什么樣的學生容易被淘汰? 2018-11-19
- 美國東北大學白若冰教授課題組:液晶彈性體的熱力耦合中的合成-加工-性能關系 2024-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