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校模式趨同質 人才培養趨單一
2012-12-03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2013年大學生就業工作剛剛啟動,新的動向已經顯示:技能型人才缺口大。很多企業開出數控車工、無線電調試工等一線崗位,點名要招動手能力強又安于一線工作的專科生。在一些已經升本多年的院校里,?飘厴I生受歡迎程度甚至超過了本科生。
這樣的現象已經引起了高等教育界的反思:在經歷了追求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的超常發展后,高校人才培養日趨單一類型,可就業市場卻渴求多層次的人才,這使得人才供需之間出現了矛盾。這些年的就業市場里,一些崗位招不到合適的人才,而另一方面,大量畢業生又找不到合適的工作。
專家指出,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必須構建多樣化的高等教育格局,不同的高校根據定位分層培養,既要有培養精英人才的高校,也要有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高校。
高校規格層層上移
2002年,全國高校應屆畢業生總數145萬,而今年達到699萬。經過十幾年的擴招和合并,我國研究型大學大多在向巨型化發展,辦學方向趨向單一化,專業一應俱全。與此同時,應用型大學也在努力“升格”,追求綜合化——?拼髮W升本科,有了本科,要爭取碩士研究生培養點,繼而申請博士點,這是很多高校的發展之路。
學校為什么搶著升格?這跟衡量學校辦學水平的指標單一化有很大關系。據一所“211”大學的校長說,現在衡量一所學校,看學生的數量、博士點的多少、重點學科的規模,唯獨缺乏對學校特色的考量。
對此,全國高職高專校長聯席會議主席李進教授分析,大學更大的壓力來自社會評價。在社會評價體系里,學歷高意味著水平高,只有綜合性、研究型大學才是一流大學,專業化、有特色的大學反而不入流。只有成為本科大學,才能吸引更好的生源,才能吸引更多的優秀師資,才能獲得更多的教育投入以及科研經費。
高校追求大而全,幾乎所有高校都開設法律、管理、計算機等學科,學科建設趨同,這樣就出現了高校差別不大、特色不明顯的“千校一面”現象,導致了本科院校的同質化,抹殺了一批高校業已形成的特色。
這樣的現象已經引起了高等教育界的反思:在經歷了追求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的超常發展后,高校人才培養日趨單一類型,可就業市場卻渴求多層次的人才,這使得人才供需之間出現了矛盾。這些年的就業市場里,一些崗位招不到合適的人才,而另一方面,大量畢業生又找不到合適的工作。
專家指出,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必須構建多樣化的高等教育格局,不同的高校根據定位分層培養,既要有培養精英人才的高校,也要有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高校。
高校規格層層上移
2002年,全國高校應屆畢業生總數145萬,而今年達到699萬。經過十幾年的擴招和合并,我國研究型大學大多在向巨型化發展,辦學方向趨向單一化,專業一應俱全。與此同時,應用型大學也在努力“升格”,追求綜合化——?拼髮W升本科,有了本科,要爭取碩士研究生培養點,繼而申請博士點,這是很多高校的發展之路。
學校為什么搶著升格?這跟衡量學校辦學水平的指標單一化有很大關系。據一所“211”大學的校長說,現在衡量一所學校,看學生的數量、博士點的多少、重點學科的規模,唯獨缺乏對學校特色的考量。
對此,全國高職高專校長聯席會議主席李進教授分析,大學更大的壓力來自社會評價。在社會評價體系里,學歷高意味著水平高,只有綜合性、研究型大學才是一流大學,專業化、有特色的大學反而不入流。只有成為本科大學,才能吸引更好的生源,才能吸引更多的優秀師資,才能獲得更多的教育投入以及科研經費。
高校追求大而全,幾乎所有高校都開設法律、管理、計算機等學科,學科建設趨同,這樣就出現了高校差別不大、特色不明顯的“千校一面”現象,導致了本科院校的同質化,抹殺了一批高校業已形成的特色。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Hou)
相關新聞
- 中國科大陳昶樂/安大陳敏、張文建 Angew:ROMP-RAFT串聯聚合新方法制備聚烯烴多嵌段共聚物 2025-07-02
- 中國科大俞書宏教授/茅瓅波教授 Matter:揭示竹鼠牙釉質中微量鐵元素的強韌化機制 2025-06-27
- 中國農科院植保所曹立冬研究員 Small:幾何優化的可噴施短纖維載體用于高效農藥遞送 2025-06-13
- 誠聘教授、副教授 - 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南京林業大學中比先進生物醫用材料聯合實驗室 2022-05-02
- 南開大學化學學院劉遵峰教授擬招收2022年海外一流高校優秀本科畢業生直接攻讀博士生、以及招聘博士后若干 2022-04-21
- 教育部公布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 2022-02-14
- 基金委發公開信:“杰青”、“優青”非榮譽稱號 2018-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