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放養”全因導師“沒時間”?
2013-01-14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導師確實不是過去的導師了。可話又說回來,今天的研究生還是過去的研究生嗎?”說起自己帶學生的經歷,北京師范大學年輕的碩士生導師張穎華(化名)激動的語氣里帶著些許失落,因為能“踏踏實實做學問的學生太少了。”
幾年“碩導”經歷下來,張穎華的心里偷偷藏了一個“黑名單”,上面標注的是幾所地方二、三本院校的名字,“在同等條件下,碰到這幾所學校的學生,我會盡量選擇回避。”盡管明白這樣難免有些武斷,但她還是以這樣的方式向某些地方院校淪為“考研基地”表達憤慨,因為這種急功近利式的本科生培養將“學生培養質量不高”的問題“擊鼓傳花”地轉移到了研究生階段。“現在很多學生考研目的過于功利,不是逃避就業壓力,就是想以此為‘墊腳石’找到更高層次的工作,入學選導師也只顧看誰職稱高、誰是博導、誰有行政職務或者誰推薦工作有門路。而不少本科學校為了提高就業率,也在課程設置等諸多方面給考研學生大開綠燈。對于某些專業,特別是文科而言,一門外語一門政治兩門專業課的考研設置,確實能通過簡單地死記硬背以高分入圍,學生的學術興趣或者學術能力卻幾乎看不出來。”
張穎華也深知并不是所有碩士畢業后都將以學術為生,但在她看來,學術精神和學術思維是將伴隨研究生終身的精神。為此,她曾試圖給學生布置閱讀書目和讀書筆記,可學生從此繞著她走,私下里還埋怨她太嚴格。還有一次,作為學術答辯委員會的委員,她在答辯開始前五分鐘才拿到一本剛剛打印出來、還燙手的論文,對此,學生的解釋是“找工作壓力太大,請老師多諒解。”
“他們只想要導師咀嚼過、喂到嘴里的東西,如果導師不給,自己從來不去尋找。如果等著導師手把手教,和大五大六有什么區別?要是只為找工作,這三年豈不是太虛度了?”
盡管質量堪憂,可張穎華說,楊寧讀書時的情景,也并沒有在今天的研究生教育中絕跡——
每個周六晚上,她路過辦公室時,總能看到有位導師的窗戶亮著,那是他在帶著自己的學生聊天、讀書、討論。“這樣的研究生讀得才有意義:導師靜下心來導,學生撲下身子學,不一定是知識,可能還有價值、有閱歷。”張穎華說,她也愿意做這樣的導師,為這樣的學生導航。(光明日報)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徐)
相關新聞
- 紐約州立大學賓漢姆頓分校饒思圓課題組誠招博士、碩士研究生 - 化學、材料學、生物工程、電子工程、神經科學、基因工程 2025-04-11
- 2024年全國高分子學科研究生學術論壇將于2024年5月31日在上海舉辦(第二輪通知) 2024-04-26
- 2024年全國高分子學科研究生學術論壇將于 2024年5月31日在上海舉辦(第一輪通知) 2024-03-14
- 關于上報2008年度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資助課題研究工作總結的通知 2011-12-26
- 關于上報2007年度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資助課題研究工作總結的通知 201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