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從2014年秋季學期起,向所有納入國家招生計劃的新入學研究生收取學費。引發(fā)了考研一族關于求學成本增加的擔心,這種擔心有沒有道理?研究生學費自理,與高等教育的發(fā)展有什么聯(lián)系?關于這項新政背后所透露的信息,記者昨天請了幾位大學教授來解讀。
讀研的成本將增加?
“自費”未必等于全部自己掏錢
清華大學物理系文克玲教授向媒體表示,同學們對新政可能有所誤解。“比如新政里,將研究生普通獎學金調整為國家助學金,每年資助標準,博士生不低于1萬元,碩士生不低于6千元,不比現(xiàn)有平均值低。”
浙江大學研究生部一位教授,3年前就曾參與過國務院關于研究生收費話題的座談。昨天接受采訪時,他告訴記者,其實包括浙大、復旦、北大、清華在內的近60所高校,早在2008年,就開始試點研究生培養(yǎng)機制改革,取消公費,收取學費。改革后的研究生,不再分公費生和自費生,而是采取獎勵助學金的方式,資助優(yōu)秀研究生的學費和生活費。現(xiàn)在大家概念里浙大“讀研免費”,其實是獎學金抵消了學費。
2012年從浙江大學工科能源系畢業(yè)的研究生傅修明告訴記者,他2009年入學時,浙大實行的是研究生一、二、三等獎學金制度,一等獎學金學費全免;二等獎學金自付一半學費,另一半由實驗室導師承擔;三等獎學金全自費。“其實自掏腰包念研究生的學生,非常非常少。大部分研究生都能拿一等獎學金。”
浙大研究生部的教授也證實了傅修明的說法,去年浙大對研究生的補助力度再次加碼,按照大類選拔出尖子生,獎勵額度非常大。像一名工科類研究生,在學業(yè)和科研項目上都很優(yōu)秀,達到大類排名前20%,他一個月拿到來自國家、學校、導師的各種津貼、補助,能超過4000元。
這位教授透露,浙大每年對研究生的投入有幾個億,2012年又增加了6000萬元,新政出來后,投入肯定還要多。
- 教育部 國家發(fā)展改革委 財政部發(fā)布《關于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fā)展的意見》 2020-09-22
- 劉延東:深化改革、優(yōu)化結構 全面提高我國研究生教育質量 2014-11-10
- 2014年中國大學研究生教育排行榜揭曉 2014-11-03
- 愛爾蘭都柏林大學王文新教授課題組招收高分子化學/計算模擬方向博士生,提供全額獎學金 (每年學費+生活補助共31,500歐元) 2022-05-31
- 浙江大學和都柏林大學王文新教授課題組招收高分子化學方向博士生,提供全額獎學金 2020-07-03
- 北化大中策橡膠創(chuàng)新環(huán)保輪胎專項獎學金暨科研合作簽約儀式舉行 2015-09-08
- 2010年“國家優(yōu)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開始申請 2010-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