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朱世平院士被北京化工大學聘為名譽教授
2013-06-27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6月18日上午,北京化工大學聘任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朱世平院士為名譽教授儀式在逸夫會議中心中心會議室舉行。副校長王峰出席儀式。人事處處長李文中、國際交流合作處處長耿海萍、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楊萬泰,以及部分教師和學生代表參加了聘任儀式。聘任儀式由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于中振主持。
楊萬泰院長介紹朱世平教授的履歷及研究領域。王峰副校長向朱教授頒發了聘書并致辭。他代表學校對朱世平教授受聘學校名譽教授表示歡迎,并希望全校師生與朱世平教授團隊開展深入合作與交流,推動北京化工大學聚合反應工程與先進材料領域的快速發展。朱世平教授在發言中表示很高興能夠成為北京化工大學名譽教授,希望深化與化工大學的科研合作,在學生培養方面做出自己的貢獻。
聘任儀式結束后,朱世平教授為學校師生作了題為《聚合物反應工程和先進高分子材料》的學術報告。朱教授通過應用實例講解了各類技術的應用范圍、優勢與不足。朱世平教授還耐心回答了老師與同學們提出的問題。朱教授幽默、生動的演講獲得大家熱烈的掌聲,精彩的報告讓在座師生對聚合物反應工程產生了濃厚興趣。
朱世平教授簡介:
朱世平教授1982年畢業于浙江大學化工系并獲得學士學位,1985年留學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 (McMaster University)大學化工系,1991年獲博士學位,1991至1994年在麥大聚合生產技術研究所做博士后,1994年被麥克馬斯特大學聘為化工系和材料系助理教授、1998年升副教授、2001年升正教授,2009年起任化工系主任。
朱世平教授2000年獲加拿大安大略“總理研究優秀獎”(PREA),2001年入選“加拿大科研講座教授”(CRC),2004年獲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海外青年學者”合作研究基金,2005年入選中國教育部“長江學者講座教授”,2009當選加拿大化學聯合會會士(FCIC),2010年當選加拿大工程院院士(FCAE),2011年當選加拿大工程聯合會會士(FEIC),2011年獲加拿大化學聯合會“大分子科學與工程獎” (MSEA),2012年入選中國中組部短期 “千人計劃”。
朱世平教授長期致力于聚合反應工程與科學研究,他領導的研究小組為烯類單體的催化聚合機理、聚合物結構調控理論與技術的發展,為新聚合過程特別是原子轉移自由基聚合與聚合物材料的開發及生物材料表面改性技術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在國際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260余篇,SCI他引6000多次,H因子43。
楊萬泰院長介紹朱世平教授的履歷及研究領域。王峰副校長向朱教授頒發了聘書并致辭。他代表學校對朱世平教授受聘學校名譽教授表示歡迎,并希望全校師生與朱世平教授團隊開展深入合作與交流,推動北京化工大學聚合反應工程與先進材料領域的快速發展。朱世平教授在發言中表示很高興能夠成為北京化工大學名譽教授,希望深化與化工大學的科研合作,在學生培養方面做出自己的貢獻。
聘任儀式結束后,朱世平教授為學校師生作了題為《聚合物反應工程和先進高分子材料》的學術報告。朱教授通過應用實例講解了各類技術的應用范圍、優勢與不足。朱世平教授還耐心回答了老師與同學們提出的問題。朱教授幽默、生動的演講獲得大家熱烈的掌聲,精彩的報告讓在座師生對聚合物反應工程產生了濃厚興趣。
朱世平教授簡介:
朱世平教授1982年畢業于浙江大學化工系并獲得學士學位,1985年留學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 (McMaster University)大學化工系,1991年獲博士學位,1991至1994年在麥大聚合生產技術研究所做博士后,1994年被麥克馬斯特大學聘為化工系和材料系助理教授、1998年升副教授、2001年升正教授,2009年起任化工系主任。
朱世平教授2000年獲加拿大安大略“總理研究優秀獎”(PREA),2001年入選“加拿大科研講座教授”(CRC),2004年獲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海外青年學者”合作研究基金,2005年入選中國教育部“長江學者講座教授”,2009當選加拿大化學聯合會會士(FCIC),2010年當選加拿大工程院院士(FCAE),2011年當選加拿大工程聯合會會士(FEIC),2011年獲加拿大化學聯合會“大分子科學與工程獎” (MSEA),2012年入選中國中組部短期 “千人計劃”。
朱世平教授長期致力于聚合反應工程與科學研究,他領導的研究小組為烯類單體的催化聚合機理、聚合物結構調控理論與技術的發展,為新聚合過程特別是原子轉移自由基聚合與聚合物材料的開發及生物材料表面改性技術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在國際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260余篇,SCI他引6000多次,H因子43。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徐)
相關新聞
- 北京化工大學汪曉東教授團隊 Nano-Micro Lett.: 碳化聚酰亞胺/凱夫拉纖維/氧化石墨烯@ZIF-67雙向復合氣凝膠封裝相變材料實現多重能量轉換與電磁屏蔽 2025-04-28
- 北京化工大學楊丹教授 Nano Energy:基于強界面結合力的自供電整體自愈合介電彈性體致動器 2025-04-22
- 北京化工大學徐福建教授團隊 AFM:光熱響應性雜化水凝膠可誘導免疫調節介導的傷口愈合 2024-12-10
- 港中大(深圳)朱世平、朱賀團隊 AFM: 耐低溫、抗老化和耐溶劑的高性能聚氨酯彈性體 2025-03-17
- 港中深朱世平和張祺團隊 Adv. Mater.:用于寬范圍、自阻尼壓力傳感的微相分離介電凝膠 2023-12-05
- 港中深朱世平和張祺團隊 ACS AMI:受仿生啟發的半結晶動態離子凝膠用于形狀記憶和觸覺感知 2022-05-05
- 西安交大張志成教授、高登峰教授 AFM:自由體積和能帶結構協同調控助力聚合物電介質高儲能性能 2025-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