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由中國化學會高分子學科委員會主辦,東華大學承辦,中國聚合物網協辦的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在上海世博中心舉行,12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和美國工程院院士,100多位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千人計劃獲得者以及高分子領域的專家學者、相關產業界代表、青年學生參會。本次會議“高分子,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延續了上海世博會的主題精髓,通過展示我國高分子科學與材料領域近年來的研究成果和發展趨勢,為與會者提供學術技術的交流平臺,推動以“創新、綠色、環保”為宗旨的高分子學科可持續發展。
中國化學會高分子學科委員會主任、大會組委會主席、北京大學原校長周其鳳院士,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印杰,上海市經濟與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陳躍華,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會長端小平,東華大學黨委書記朱民、校長徐明稚、中國工程院院士郁銘芳、副校長俞建勇等出席當天上午的開幕式。開幕式由本次大會組委會秘書長、東華大學材料學院院長朱美芳教授主持。開幕式現場圖:
周其鳳院士在開幕式上致辭,他代表中國化學會高分子學科委員會對大會召開表示祝賀,并向東華大學材料學院300多位師生在會議籌備期間的辛勤努力表示感謝,他說,通過會議希望大家充分探討高分子學科最前沿的研究動態,交流研究體會,在今后的科研和教學中取得更大成績,作出更大貢獻。周其鳳希望今后進一步加大對高分子學科的科學普及工作,共同打造學科發展平臺,并預祝報告會圓滿成功。
徐明稚向大會致歡迎詞,首先代表學校對來自海內外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業單位的專家學者表示歡迎,并對支持東華大學高分子學科建設的中國化學會高分子學科委員會表示感謝!徐明稚簡單介紹了學校概況后指出,學校重視學科建設與發展,實施“增強特色、拓寬基礎、加強交叉、按需發展”的學科發展戰略,近年來整體學科層次得到提升,其中工程、化學、材料、物理4個學科相繼進入ESI數據庫的世界前1%。學校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是國內最早獲得本碩博三級學位授權點學科之一,擁有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在今年教育部第三輪學科評估中,以纖維材料為特色的“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進入全國前20%,目前正積極投身于面向區域發展的“民用航空復合材料協同創新中心”的建設中。徐明稚進一步指出,學校堅持產學研用相結合的辦學傳統,十年獲得18項國家科技獎,其中材料學科占14項,成果轉化和專利技術轉移新增產值過百億元,為國防建設、航空航天、人民生活改善作出重要貢獻,也為我國成為世界第一化纖生產大國提供了強有力的學科、人才和技術支撐。徐明稚最后指出,本次會議無論與會人員的層次、規模還是所涵蓋的主題廣度,都可謂是全國高分子界的一次學術盛會,學校承辦此次會議既是榮幸,也是責任和使命,希望通過會議的召開,為該領域科技、教育、產業工作者和青年學子提供難得的學習和交流機會,也能為推動高分子學科的可持續發展帶來積極意義。
印杰副主任在會上致祝賀詞,他向會議的順利召開表示熱烈祝賀,為我國高分子事業近年來的蓬勃發展感到高興,他說,大飛機、生物醫藥等上海地方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離不開高分子學科的貢獻,希望通過大會有力推動高分子學科未來的發展。
開幕式上,頒發了“高分子科學邀請報告榮譽獎”“高分子基礎研究王葆仁獎”“高分子科學創新論文獎”等獎項。
東華大學材料學院院長朱美芳介紹,作為中國高分子界的盛會,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每兩年舉辦一次,今年大會設有17個分會主題,并首設“高分子理論、計算與模擬”、“先進纖維”、“阻燃高分子”、“中美高分子材料前沿論壇”等6個分會主題,首次單獨設“醫用高分子”分會,會議還創新性采用分會主席負責制,由分會主席擬定邀請報告人選、牽頭組織論文墻報評審等工作。據悉,大會此次共錄用論文1998篇,會議期間有8個大會報告、211個分會邀請報告、425個口頭報告和1356個墻報集中呈現,各分會邀請報告人來自國內外50多家單位,會議參展商多達70余家。會議得到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17家單位的支持。并得到了中國聚合物網大力協助。
中國化學會高分子學科委員會副主任、清華大學化學系主任張希院士,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歐文分校管治斌教授,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李永舫研究員,復旦大學高分子科學系丁建東教授等4位專家13日分別作大會邀請報告。據了解,未來幾天參會代表將在各主題分會上進行廣泛交流,探討高分子領域的新思想和新進展,從社會、科學與工業等不同角度,深入討論高分子發展的熱點問題。
- 2021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將于9月22-26日在京舉行(第二輪通知) 2021-03-06
- 2021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將于明年9月22日在京舉行(第一輪通知) 2020-10-23
- 2019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隆重開幕 | 論文全集 2019-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