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研制成功新型復合材料 可助航母戰機變輕
2014-03-13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近日,總部設在遼寧省撫順市的拜斯特復合材料有限公司宣布,它已經開發出一種高性能高分子復合材料,能夠在滿足各種力學性能要求的條件下,實現車輛,船舶,以及飛行器的輕量化。公司董事長表示,“我們研發的新型高分子復合材料具有在幾乎所有苛刻條件下的適應能力,這種材料可用于多個類型的武器系統中,如用于戰斗機和軍艦的輕量化。它將更大程度地提升作戰單位的載彈量,作戰半徑和任務能力。”
遼寧大學在2014年對拜斯特研發的復合材料性能效果進行了評估。遼寧大學表示,強度最高時可以超越金屬材料,同時輕度遠遠低于,并且擁有超低的K值。
位于沈陽的遼寧大學是兩家對拜斯特生產的碳纖維復合材料性能進行評估的兩家機構之一,另外一家是大連化物所。
遼寧大學化學系教授高陽稱,“碳纖維是一種物理性能優異的材料,能夠耐受高溫而不失強度,對一般的酸、堿有良好的耐腐蝕作用,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和國防軍工等多領域,被譽為工業界的“黑色黃金”。由于其特殊性,該生產技術在冷戰時期屬于技術密集型和政治敏感的戰略資源,以美國為首的巴黎統籌委員會對當時的社會主義陣營實行禁運。”
專家表示,新型高分子復合材料可用于開發戰機,船舶,以及車輛,其指的有可能是航母等戰艦以及新型艦載機的開發。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中國科大龔興龍教授團隊 Small:界面工程輔助3D打印硅橡膠復合材料 - 協同優化抗沖擊性能與電磁干擾屏蔽效能 2025-05-01
- 華工郭建華、蔣興華團隊 CEJ:具有優異吸波性能和紅外/微波刺激響應形狀記憶功能的自修復型FCIP/RGO/PUU柔性復合材料 2025-04-20
- 廣西大學徐傳輝教授/黃柏助理教授 Small:疏水改性真黑色素提升分散性構建的高光熱相變橡膠復合材料 2025-04-16
- 北化賈曉龍/楊小平團隊、南昆大王浩團隊 Compos. Part B 專刊特邀綜述:電磁技術在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制造中的應用 2025-02-21
- 東華大學陳志鋼教授團隊 AFM: 仿生設計碳纖維/二氧化鈦@聚吡咯光熱-電熱織物用于全天候海水蒸發 2025-02-15
- ERAU江一舟/武科大程濛等 CEJ:基于連續編織碳纖維電極的超強超級電容同軸直寫技術 2024-09-27
- 上科大凌盛杰團隊 Adv. Sci:使用深度強化學習優化生物仿生3D纖維網絡結構實現輕量化與高強度的平衡 2025-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