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大學化學學院、先進能源材料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周震教授和博士生唐青在材料科學領域頂級綜述期刊《材料科學進展》(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 2013, 58, 1244-1315)上受邀發表了題為“類石墨烯低維材料”(Graphene-analogous low-dimensional materials)的長篇綜述論文。周震為通訊作者。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下,周震課題組自2008年以來通過高性能計算預測了許多類石墨烯材料的結構、特性和潛在應用,并設計了幾種新穎的類石墨烯材料,在美國化學會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相繼發表了4篇相關論文。此次周震受邀將論文發表于《材料科學進展》雜志,該雜志是國際材料科學領域中有重大影響力的頂級學術期刊,專門發表特邀綜述性論文,不接受自由投稿,由愛思唯爾(Elsevier)出版社出版發行,年均出版6-8期(每期刊出論文1-8篇),2013年的影響因子為23.194。
石墨烯即單層石墨,具有特異的物理性能,是一種從石墨剝離出的碳原子單層材料,是一種最薄卻最堅硬的“超級納米材料”,其厚度只有0.335納米,硬度超過鉆石,在室溫下傳導電子的速度比已知導體都快,可用來制造透明觸控屏幕、光板和太陽能電池等,在機械、電子、計算機和新能源等領域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2004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教授在實驗室中實現了石墨烯的制備。他們的發現立即震撼了科學界,并在2010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石墨烯的研究也激發了研究者對具有石墨烯類似結構的其它二維材料的研究興趣。類石墨烯材料可以由與石墨結構相似的層狀材料通過剝離獲得,也可以由金屬和有機配體通過化學方法制備,具有不同于石墨烯的物理與化學特性,有望在半導體器件、催化、光電轉化和能源儲存等領域有重要的應用。
此次周震接受《材料科學進展》編輯的邀請撰寫了長篇綜述,總結了近年來類石墨烯材料在實驗和理論方面的研究進展和發展動向,對該領域的未來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周震為南開大學化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周震曾先后就讀于南開大學和日本名古屋大學。2005年底回到南開大學化學學院工作,主要科研方向是通過實驗與高性能計算相結合設計納米結構新能源材料。周震曾先后主持“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天津市科委重點項目等多項研究,現已發表SCI摘錄的第一或通訊作者論文120篇,論文被國內外同行引用3800多次。博士生唐青在美國化學會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等雜志上發表多篇高水平論文,曾獲得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學術新人獎”和國家獎學金等獎勵。
論文鏈接: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79642513000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