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組田威副教授在Polymer Chemistry上發表論文
課題組田威副教授在刺激響應性超支化高分子的合成、自組裝和功能性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于Polymer Chemistry(2013, 4, 2850–2863)。
刺激響應性超支化高分子在藥物控制釋放、客體分子包載與轉運、超支化自組裝體系構筑等領域有重要應用,一直是高分子化學與物理領域的熱點主題。目前刺激響應性超支化高分子主要包括端基響應型和主鏈響應型兩種,但前者的合成步驟較為繁瑣,而后者的功能性可能會受到結構的影響。該研究提出了構造刺激響應性超支化高分子的一種新思路,即采用 “A2+Bx-C”雙單體聚合法和平行點擊反應,將刺激響應性線型低聚物接枝到超支化前驅體的支化點上,從而在簡化反應步驟的基礎上最大程度的賦予超支化聚合物更多的功能性和可反應的官能團。紫外光譜和激光粒度儀的測試結果表明該聚合物具有獨立于超支化結構的溫度和pH雙重響應特性,而熒光光譜的測試結果表明該聚合物在水溶液中不同的自組裝形態決定其對客體分子的可控包載行為。相比于傳統的刺激響應性超支化高分子,該聚合物為實現藥物分子的智能包載和釋放提供了有利條件。
《聚合物化學》期刊的兩位審稿人同時用了“Novel”一詞來評價該聚合物的結構,認為該論文為這一領域的研究人員提供了有用的信息(審稿人一評語“This paper gives indeed useful information for chemists in this field.”),并且也為超支化超分子化學的研究貢獻了新的信息(審稿人二評語“it may contribute new information to the field of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 of hyperbranched polymers”)。
全文鏈接: 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3/PY/C3PY00218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