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0日至17日,理學院應用化學系舉行研究生靈犀學術殿堂暨應用化學系學術報告周(化學前沿講座第60-62期)活動。
應系主任顧軍渭教授邀請,本次學術報告周先后邀請了南京工業大學先進化學制造研究院楊艷輝教授,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北京化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田明教授,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機械與材料工程系張錦文教授,到訪理學院應用化學系并做了3場精彩的學術報告。學術報告會分別由孔杰教授(倫敦瑪麗女王大學工程學院院長)和史學濤副教授(化學系系副主任)主持。來自理學院應用化學系、柔性電子研究院、倫敦瑪麗女王大學工程學院的教師、研究生及本科生參加了本次學術報告周活動。
楊艷輝教授的報告題目為:Understanding more in catalysis using combine DFT calculation and isotope labelling experiment。本報告介紹了基于密度泛函理論計算和同位素標記實驗的多相催化體系反應機理研究進展。分別就葡萄糖到葡萄酸的轉化反應以及通過在Al2O3上負載不同含量的貴金屬Ru得到三種不同構造的Ru/Al2O3催化劑,通過理論模擬結合同位素示蹤反應共同確定了界面氧的來源及其在反應中的作用。
田明教授的報告題目為:特種及功能彈性體材料--從基礎到應用。本報告圍繞彈性體材料的高性能化、功能化、綠色化重點發展方向,介紹了一系列橡膠微納復合加工改性新方法。并基于理論模擬計算,通過調控功能填料在高粘度橡膠基體中的選擇性分散與分布以及橡膠--填料界面作用等微觀結構,設計制備了具有特殊性能或功能的彈性體復合材料,并進而實現規模化制備及應用。
張錦文教授的報告題目為:Approach toward catalyst-free preparation of epoxy vitrimers。本報告從熱固性塑料的回收應用出發,介紹了基于動態鍵交換機理的環氧vitrimer體系。重點介紹了基于生物質原材料和無催化體系的環氧vitrimers的結構設計、化學合成以及性能研究,其研制的vitrimers體系具有優異的變形、裂紋修復和形狀記憶特性,并兼具化學回收和生物基聚合物的優點,為可持續聚合物材料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設計理念和思路。
三場學術報告會分別報道了金屬及金屬氧化物的多相催化體系、特種及功能彈性體材料以及基于動態可逆化學鍵的環氧vitrimer材料的最新研究成果。報告會現場充滿了濃郁的學術氛圍。每位報告人和與會老師、同學就科研態度、方法及創新開展深入交流?,F場師生踴躍提問,報告人細心解答,真正實現了充分交流學術問題、激發科研熱情和深入探討科學真理的目的。
此次學術報告周由理學院應用化學系承辦,并得到了學工部(研究生靈犀學術殿堂(第464-466期)和理學院的大力支持。
學術報告周的成功舉辦,不僅有利于加深理學院應用化學系師生尤其是青教班老師與國內外同行專家學者的友誼,促進與國內外化學、化工和材料領域知名專家學者的深入交流和學習,有利于提升應用化學系的學術水平和影響力,進一步推進我?;瘜W、化工和材料學科向更高水平發展,助力我?!半p一流”建設。
文:史學濤、楊旭彤
圖:盧垣瑾、韓逸旋
審核:顧軍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