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國際先進材料科學與工程大會(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Advanced Materials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AMSE-2019)于2019年7月22-25日在日本大阪市舉行。本次研討會專注3D和4D打印材料、光學、熱和磁性能材料、電子材料、材料的醫學應用、高分子材料、環保與綠色材料、能源材料、人工智能、材料物理與表面材料等亞洲乃至全球共同關注的新材料話題。
AMSE-2019會議共有22場平行分論壇,超過300位演講嘉賓。7月22日上午9時整,在劉建德教授和Nigel Brandon教授兩位主席的組織下,開幕式順利舉行。Raymond Oliver教授、Suong Van Hoa教授、Alan Kin Tak Lau教授、段慧玲教授、A. P. S. Selvadurai教授分別發表主旨演講。
▲AMSE-2019會議開幕式現場
SFPC課題組2018級博士生唐林、宋萍和2017級碩士生皇甫一鳴同學參加了本次國際會議并在青年學者論壇(Young Investigator Forum)上分別作了題為“Functionalized Kevlar Fibers/BADCy Wave-transparent Laminated Composites with Excellent Thermal Stabiliti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Significantly Improved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hielding Performance of Epoxy Composites with Honeycomb Structural Reduced Graphene Oxide”和“Fabrication and Investigation on the Fe3O4/Thermally Annealed Graphene Aerogel/Epoxy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hielding Nanocomposites”的口頭報告。隨后三人就報告中的相關內容同與會學者進行了深入交流。
▲三位同學在青年學者論壇作口頭報告
此次參會不僅有利于增強SFPC課題組研究生對材料前沿科學的認知,加強和國際上先進材料研究小組之間的學術交流,進一步拓展SFPC課題組研究生的國際視野、推進SFPC課題組向國際更高水平發展。
個人簡介:
唐林:男,四川安岳人,2018級博士研究生。2018年在西北工業大學獲學士學位,同年加入顧軍渭教授課題組攻讀博士學位,主要從事增強纖維的表面改性、低介電常數樹脂基體的制備、透波復合材料的性能調控以及機理研究。獲2017~2018學年工信部創新創業獎學金三等、2017-2018學年西北工業大學本科生科技之星。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和Composites Part A: Applied Science and Manufacturing等國際知名期刊發表SCI論文9篇,其中第一作者身份(含導師第一和共同第一)發表SCI論文2篇,SCI引用245次(入選ESI高被引論文2篇),H因子6;參加國際會議2次(1次口頭報告和1次Poster展示),參加國內會議3次;授權、公開國家發明專利3件。
宋萍:女,河南三門峽人,2018級博士研究生。2017年在長安大學獲學士學位,同年加入顧軍渭教授課題組攻讀碩士學位,并于2018年提前攻讀博士學位。主要從事電磁屏蔽復合材料的微結構設計、性能調控及機理研究。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參與陜西省自然科學基金、航天科技基金和航空科學基金等省部級項目6項。在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和Composites Part A: Applied Science and Manufacturing國際知名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含共同第一)發表SCI論文2篇,SCI引用37次;參加國際會議2次(口頭報告1次、Poster展示1次并獲“ACCM-11最佳Mini-oral/Poster獎”);授權、公開國家發明專利3件。
皇甫一鳴:男,江蘇南通人,2017級碩士研究生。2017年在長安大學獲學士學位,同年加入顧軍渭教授課題組攻讀碩士學位,主要從事電磁屏蔽復合材料的微結構設計、性能調控及機理研究。主持研究生創意創新種子基金重點項目1項。在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和Composites Part A: Applied Science and Manufacturing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2篇,SCI引用46次(入選ESI熱點論文1篇,ESI高被引論文1篇);參加國際會議1次并做口頭報告,參加國內會議3次;授權、公開國家發明專利3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