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先進材料與可持續(xù)技術國際研討會(2018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in Advanced Materials & Sustainable Technologies,AM&ST18)于2018年7月22-25日在澳大利亞布里斯班市舉行。本次研討會專注于先進材料,包括多尺度材料設計、合成、表征、制造、功能化、表面改性等方面的創(chuàng)新和進展,以及新興材料在可持續(xù)能源和環(huán)境技術中的應用。會議還涵蓋可持續(xù)能源生態(tài)系統(tǒng),提高能源效率、減少熱排放、減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排放過程等多個技術領域。
AM&ST18會議實際參會人數193人,其中Plenary報告8個,Keynote報告24個,邀請報告68個,以及多個口頭報告。7月23日上午8時30分,在孫子其教授和John Bell教授兩位主席的組織下,開幕式順利舉行。竇士學教授、John Badding教授、江雷教授、趙東元教授、喬世璋教授、George Zhao教授、Debra Bernhardt教授和Dmitri Golberg教授等相繼做了大會報告,124位教授、學者及博士生就相關領域專業(yè)進行了分會場報告。
△ AM&ST18會議開幕式現場
SFPC課題組博士生楊旭彤同學參加了本次研討會并在大會分組會議上作口頭報告。其報告題目為“Self-healing epoxy elastomers and their composites with desirable thermal conductivities by incorporating BN fillers”。 其在眾多博士研究生中脫穎而出,最終獲得“Springer ESR Best Presentation Award”(AM&ST會議最佳報告獎,共有2人榮獲此獎),表彰會于7月25日12時舉行,由昆士蘭科技大學的孫子其教授主持。

△ 楊旭彤同學在大會分組會議上作口頭報告

△ 楊旭彤同學獲得最佳口頭報告獎并合影
恭喜楊旭彤同學,祝福在今后的學術道路上不斷攀登新的高峰。
個人簡介:
楊旭彤,女,陜西渭南人,2016級博士研究生,2017年國家獎學金獲得者。2016年在西北工業(yè)大學獲學士學位,同年本科直博。主要從事基于多尺度結構設計的本征型高導熱環(huán)氧樹脂及其復合材料的制備和導熱機理究。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國防科技基金項目1項、陜西省自然科學基礎研究計劃項目1項、航天科學技術基金1項、航空科學基金2項、上海航天科技創(chuàng)新基金重點項目1項、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和其他課題5項。在Applied Materials Today, 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等國際知名期刊發(fā)表SCI論文15篇,其中第一作者(含導師第一和共同第一)SCI論文6篇,SCI引用400余次(入選ESI熱點論文3篇,ESI高被引論文5篇);參加國際會議3次并作口頭報告、參加國內會議2次。申請、公開國家發(fā)明專利7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