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請訪問 https://www.x-mol.com/groups/MHHuang_1
提問:北京理工大學材料學院黃木華老師怎么樣?
回答:慎來!這個組我知道,導師能力不行,眼高手低,想出名的欲望出奇的高漲,但壓力全在學生身上,自己整天侃大山不干正事。組里就一個老師,來了后悔藥都沒有,學不到東西,真的就是白耽誤幾年,還被榨干一圈。
你看他官網給自己介紹寫挺長,只能騙騙涉事未深的小牛犢,經驗人一眼就看出來那些吹的牛沒一個正經“帽子”,都是些華而不實的東西。
能培養出評國獎的學生都是以前,現在組里碩士生畢業都怨聲載道,博士生一個個痛不欲生,延畢率高達75%,為什么不是更高呢?因為目前就僅有4個博士生面臨畢業,唯一一個按期畢業的還是他失策給放跑的,走的時候也鬧得劍拔弩張的。
組里給學生的任務及其的重,每天寫日記,每周交周報,(+組會匯報)一套實驗要總結三遍。每周一大一小兩個組會,均能開四五小時,都講沒營養的東西。周報最看重的問題竟然是格式,實驗做不出來都沒“格式沒調好”重要,不合格就扣500塊/篇。學生有意見他就說:我是培養你。
文章發不出來,他能力很差,但自視清高。小文章不愛發,大文章又改不好,經常是碰運氣或者靠數據的堆砌來打動編輯。文章發不好了就是學生能力不行,發的好了就是他教導有方。他感興趣的工作,熬人熬到重寫近十遍都不見得能投能中;不感興趣的工作不聞不問,學生就自己玩吧,經常是拒了又拒。學生的數據他看不懂,他改的創新點純靠腦子想根本不切實際,改文章改的觀點橫飛,被拒稿覺得是編輯部的問題,從來不想是自己文章攢的垃圾。學生不到延畢時間文章發的都賊困難,怕你發早了不干活,延畢的學生都是先拿單證在家寫文再換雙證,榨干最后一滴汗才罷休。
組里人員流失奇高,曾創下1年之內跑了三個人的奇跡,最后歸根結底都是這些學生有問題。畢業學生碩士沒有繼續深造的,博士博后找的工作也都很一般,相當于是斷送了科研前程。
你要來我也不攔著,反正組里學生的聯系方式他也“自信的”放到官網主頁上了,你可以打聽打聽這些情況是不是真實的。真來了就當沒看過上面這段話,否則你自己都會懷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