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還原反應(ORR)在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EMFC)等各種能量轉換和存儲系統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鉑族金屬(PGM)基催化劑被認為是高效可靠的ORR催化劑,但由于其稀缺性和不可持續性阻礙了其大規模發展。而Fe-N-C作為新興的催化劑,已被證明具有令人鼓舞的ORR活性,被認為是Pt/C催化劑的有前途的低成本替代品。然而,它們具有在PEMFC中耐久性不佳的問題,該問題也成為了Fe-N-C催化劑商業化的一個重大障礙。
因此,開發兼具活性和穩定性的Fe-N-C催化劑迫在眉睫。為了解決 ORR 中 Fe-N-C 催化劑的活性與穩定性權衡問題,人們開發了多種策略。例如構建局部缺陷的碳基體,雖然這樣可以提高ORR的活性,但這種缺陷結構會加速 ORR 過程中 FeN4 位點的脫金屬化,從而導致催化劑穩定性降低。與之相對的,開發具有更高耐腐蝕性/氧化性的石墨化碳骨架可以有效緩解活性位點的脫金屬化,提高穩定性,但由于其缺乏足夠的缺陷和N配位位點導致催化劑的FeN4位點密度受限,從而使活性降低。因此,為了提高Fe-N-C催化劑的本征活性和穩定性,需要為碳結構中的FeN4活性位點創造最佳的局部配位環境。
嵌入碳平面中的 FeN4位點的 Fe 原子通常錨定在兩種類型的配位環境中,即原位穆斯堡爾分析識別的具有吡咯-N 連接環境(S1 位點)的 FeN4C12構型和具有四個吡啶-N配體(S2位點)的FeN4C10構型。FeNxS1位點被認為具有高活性,但可以通過高自旋態轉變為不活潑的氧化鐵而降解,而低/中自旋位點 FeN4 S2 位點的結構相對更穩定,但內在活性相對較低。因此,如何開發兼具活性和穩定性的Fe-N-C催化劑,解決催化劑活性和穩定性的權衡問題是一項巨大的挑戰。
文章鏈接 https://doi.org/10.1002/aenm.202303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