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自然科學處和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邀請,9月29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引進海外杰出人才”(百人計劃)入選者,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中國力學學會實驗力學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力學系博導龔興龍教授,在采動國家重實驗室一樓廳作了題為《剪切增稠材料的優化設計與性能表征》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科研處處長徐穎教授教授主持,材料學院副院長劉銀教授、土建學院副院長榮傳新教授、力物學院等相關專業老師、學生等200多人參加了報告會。
報告會現場(攝影:趙巖)
報告會上,龔教授首先以一個今年的從安徽理工大學礦加專業進入他課題組的學生為例,講述了他對安徽理工大大學學生的勤奮和吃苦耐勞的印象。報告中以具體視頻的形式展示了剪切增稠的現象,介紹了在剪切增稠材料方向所做的研究。通過增加不同的材料以改變剪切增稠的效果包括剪切增稠效應,磁流電效應等。解釋這類效應其實與高分子鏈間共價鍵的破壞和產生有密切關系。龔教授建議大家做科研要不怕苦不怕累,鼓勵大家要想做好科研,要想有所創新,就必須秉承一種刻苦鉆研的精神。
隨后,龔教授與在座師生進行了多方面廣泛交流。
龔興龍博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力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引進海外杰出人才”(百人計劃)入選者,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現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智能材料和振動控制實驗室”負責人、中國力學學會理事、中國力學學會實驗力學專業委員會主任、流變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安徽省振動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先進功能復合材料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客座教授、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兼職教授、《固體力學學報》編委會委員、《振動與沖擊》編委會委員。
1993年獲日本文部省獎學金赴日本埼玉大學聯合培養,1996年博士畢業后就職于日本電波工業股份公司,長期從事實驗力學和人工材料及其精密器件的研發。2003年2月回國后,立足于基礎研究,發展高科技,服務于國防安全和國家重大需求,在磁流變材料、剪切增稠材料的研究應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高穩定高耗散減振材料制備關鍵技術與裝置開發及工程應用”于2014年度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目前主要研究方向為新型智能材料的研制、機理、力學行為的研究及其在土木結構、運載工具等方面的應用;實驗力學先進測量方法、技術與應用;熱防護材料與結構力學等。已發表SCI收錄論文兩百余篇,被SCI引用近五千次。被授權25項發明專利,其中2項已轉讓給相關企業。培養出站博士后3名,畢業博士、碩士生50多名,多人獲研究生國家獎學金、中國科學院院長獎學金、求是獎學金及朱李月華獎學金等。